[实用新型]城市雨水地面径流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1318.2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奇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雨水 地面 径流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水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雨水地面径流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其降落到形成地面径流再到排入水体整个过程中都蕴含 了巨大能量,利用雨水蓄积的势能、动能发电为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思路,开 发利用雨能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效益。当前阶段,一方面是开发研究 的雨能发电装置、系统及方法中有的需要建造雨水收集装置,有的需要建筑引水装置,即使 依托建筑物、构筑物的屋面收集雨水,但都由于收集能力及盛水装置容积有限和降雨量少等 原因,实际发电时间短、发电量小,达不到设计要求且前期投入大、工程复杂;另一方面是 随着城市化建设深入,在城市道路、桥梁、广场、建筑物、停车场等不可渗透表面增加的同 时,树木、绿地、湿地、水塘大量消失的情况下,城市雨水地面径流增大且持续时间长,雨 水在地面汇集形成径流及径流在流动过程中蕴积了巨大能量,雨水径流经雨水口流入城市地 下管网再排入水体过程中,雨水携带的能量没有收集利用,造成雨能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雨水发电系统水量小、发电时间短、投入大及雨能资源浪费的不足,本实 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雨水地面径流发电系统,可降低雨水发电前期投入,有效地提高雨能 资源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依托雨水口汇集地面径流驱动设在雨水口内微型涡轮轴流式水轮发电机发 电。包括进水箅、滤槽、漏斗、导流管、溢流口、蜗壳、转轮、导水叶、防水发电机、输电 线、尾水管、机架、井身、排水管,滤槽和漏斗呈双层结构,滤槽置于漏斗内,漏斗呈簸箕 状,上口外檐搭在进水箅的框上,其出水口和导水管顺水承插,导水管上端设溢流口,下端 与蜗壳的进水口连接,蜗壳内有转轮和导水叶,蜗壳顶部设与转轮同轴的带输电线的防水发 电机,蜗壳底部设固定于机架上的尾水管,机架置于井身的地基面上。雨水由地面收集形成 径流后,流量大、滞留时间长,流入雨水口时,经进水箅和滤槽双重过滤清杂后进入漏斗, 漏斗聚集雨水经导水管进入蜗壳,水流经导水叶后驱动转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多余的雨 水由溢流口排出,尾水由尾水管排出,经由排水管排入地下管网,滤槽须定期取出清理杂质。
本实用新型以地面为集水装置、以街道为引水装置、以地面径流为发电载体,依托现有 市政排水设施,无需另建雨水收集、引水设施,结构简单、前期投入成本低、易实施且水量
大、发电时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漏斗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漏斗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滤槽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滤槽的侧视图。
图中,1.进水箅,2.滤槽,3.漏斗,4.导流管,5.溢流口,6.蜗壳,7.转轮,8.导水叶, 9.防水发电机,10.输电线,11.尾水管,12.机架,13.井身,1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箅(1)、滤槽(2)、漏斗(3)、导流管(4)、溢流口 (5)、蜗壳(6)、转轮(7)、导水叶(8)、防水发电机(9)、输电线(10)、尾水管(11)、 机架(12)、井身(13)、排水管(14),滤槽(2)和漏斗(3)呈双层结构,滤槽(2)置于 漏斗(3)内,漏斗(3)上口外檐搭在进水箅(1)的框上,其出水口和导水管(4)顺水承 插,导水管(4)上端设溢流口(5),下端与蜗壳(6)的进水口连接,蜗壳(6)内有转轮(7) 和导水叶(8),蜗壳(6)顶部设与转轮(7)同轴的带输电线(10)的防水发电机(9),蜗 壳(6)底部设固定于机架(12)上的尾水管(11),机架(12)置于井身(13)的地基面上。
如图1、图2、图3所示,漏斗(3)呈簸箕状,其出水口位于边部。
如图1、图4、图5所示,滤槽(2)上大下窄,底部和三个侧面设网格状滤网,网格宽 度小于进水箅栅条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奇,未经高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1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