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头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2093.2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7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刚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头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延长LED灯具寿命的LED灯头壳体。
背景技术
LED是发光二极管的简称,与白炽灯泡和氖灯相比,其光效更高、成本更低且无污染,符合国家环保节能减排的主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大部分LED灯具,其LED灯珠是经铝基板固定在散热器中形成LED散热体,然后采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管件连接LED散热体和灯头金属件,三部分相连后形成一个相通的内部空间,LED灯具的驱动电源,便置于此空间中。
一直以来,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解电容,被指为LED灯具寿命的短板。因为在很多LED灯具里,驱动电源是内置的,其内部是一个连通的空间,长期使用后电源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去,大部分仍留于此空间内,再加上驱动电源部分元件也产生了热能,这样,这里便形成一个高温的空间。如将驱动电源置于此空间内,势必将大大降低驱动电源里的电解电容的寿命。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改良电解电容的的品质。作为一种电子元件,提高其性能指标,必然要加大其生产成本。就目前而言,采用固态电解电容,被视为最为有效的办法,但是,其使用成本是普通电解电容的几十倍甚至过百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LED灯头壳体,该壳体采用独特的设计能够在使用成本低的前提下有效延长内置在灯头内部的驱动电源中电解电容的寿命,从而达到延长整个LED灯具寿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灯头壳体,其包括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的空心柱体,所述第一自由端用于与LED灯具的散热器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用于与LED灯头的金属件连接,还包括将第一自由端的开口端密封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与第一自由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粘接在第一自由端上,或者隔热板与第一自由端一体成型,或者隔热板与第一自由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与第一自由端螺纹连接,或者隔热板与第一自由端过盈装配。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空心柱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将通孔与电源线之间的间隙密封的密封件。密封件将间隙密封后有效防止LED发光产生的热量传递入灯头,影响内置的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圈。
优选地,所述空心柱体的柱身上开设有多个通风窗口,使得空心柱体内部能够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内部的温度更接近于外部环境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自由端设有供驱动电源插入的安装口,驱动电源由安装口进入空心柱体内部,驱动电源的电线固定在内部中,无需再对其进行热缩管封装,既便于部分电子元件的散热,又节约成本。
优选地,LED灯具的驱动电源置于空心柱体中,或者LED的驱动电源的电解电容置于空心柱体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空心柱体的第一自由端加设了隔热板,使得LED灯具内部不再是一个相连通的内腔,驱动电源或者驱动电源的电解电容置于所述空心柱体中,与灯具的LED散热体不再在一个连通的空间里,有效阻止LED发光产生的热量向内置的驱动电源传递,延长了内置的驱动电源的电解电容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图2,一种LED灯头壳体,其包括包括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用于内置LED灯具的驱动电源或者驱动电源的电解电容。所述空心柱体具有第一自由端11和第二自由端12。使用时,所述第一自由端11与LED灯具的散热器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12与LED灯具的灯头连接。具体地,第二自由端12与灯头的金属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壳体还包括将第一自由端11的开口端密封的隔热板2。所述隔热板2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通孔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刚,未经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2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