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烘干脱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2593.6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2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设;李炜;王克强;韦韦;吴甜甜;刘姣姣;朱媛;朱阳阳;王亚;刘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玻耐特防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6 | 分类号: | B01D53/96;B01D53/52;C01B17/775;C01G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5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烘干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器,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烘干脱硫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发电、炼焦等行业中,有一种工序叫脱硫。通过去除有害的硫化氢H2S气体, 实现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其中脱硫剂一般选用氧化锌(ZnO),当ZnO吸收了硫化氢后(H2S), 生成硫化锌(ZnS)和水。其化学表达方式为:ZnO+H2S→ZnS+H2O。而硫化锌与空气反应,生成 硫酸锌,ZnS+O2→ZnSO4,当硫酸锌被加热至270℃时,分解为氧化锌和三氧化硫。ZnSO4--加 热→ZnO+SO3↑,这种工艺城作为脱硫,也因氧化锌(ZnO)再次生成,也称作脱硫剂再生。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脱硫剂再生工艺是将以生成的硫酸锌(ZnSO4)放入甘锅内, 再将锅盖密封,待温度达到并持续20分钟左右后,硫酸锌完全分解为氧化锌和三氧化硫 (SO3)气体,再将甘锅锅盖打开,将氧化锌出锅。这种原始工艺,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 低,而且每次启锅时,锅内滞留的三氧化硫气体会随着启锅散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为改 变现有脱硫剂再生产工艺的现状,我们发明了“连续烘干脱硫器”,实现机械化连续烘干,不 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也彻底避免了三氧化硫的散发。为保护大气环境,创 出了一条新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无污染、工作 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连续烘干脱硫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续烘干脱硫器,包括有外壳体和脚架,所 述的脚架设置于外壳体底部,所述的外壳体靠前端位置上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 上连接设置有进料器,所述的外壳体靠尾端位置上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的外壳体靠尾端 位置下侧开设有排料口,所述的排料口上连接设置有排料器,所述的外壳体内部靠前后两 端位置均设置有一个托辊,并形成拖动组件,所述的托辊上安装有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顺 位传送带面的下方设置有导热盘管,所述的导热盘管固定安装在外壳体上。
所述的外壳体与进料器和排料器的组合整体除排气管处外均为密封连接,且整体 除排气管外形成内部密封结构。
所述的传送带选用为不锈钢传送带。
所述的进料器为可调速格式进料器。
所述的排料器为可调速格式排料器。
所述的拖动组件为可调速拖动组件。
所述的导热盘管为热油式导热盘管。
所述的导热盘管上设置有温控装置。
所述的进料器与排料器均以螺钉连接固定的方式安装于外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脚架的设置对外壳体起到支撑作用,在外壳体 前端位置上侧开设的进料口,提供氧化剂进口,在进料口上连接设置的进料器一方面使其 与外壳体连接形成封闭结构,另一方面进料器由于选用为可调速进料器,便于进料速度的 调节;同样的原理设置于外壳体尾端位置下侧的排料口,提供再次被还原的氧化剂出口,在 排料口上连接设置的排料器一方面使其与外壳体连接形成封闭结构,另一方面排料器由于 选用为可调速排料器,便于排料速度的调节;在外壳体内部设置的拖动组件,提供传动平 台,便于落在传送带上的物料传输,其中传送到选为铝合金材质的传送带,一方面保证传送 带不会被过分的氧化腐蚀,一方面便于物料的承载运输,在传送带下方设置的导热盘管起 到对外壳体内部环境加热的作用,提供一个热反应环境,在导热盘管上设置的温控装置便 于导热盘管的温度调节,其中导热盘管选用为热油式导热盘管,可以提供更高的温度调节 范围,使反应热更大,最终使反应更加充分;在外壳体尾端上侧位置设置的排气管提供气体 释放通道,也便于气体回收;其整体为封闭结构,避免了气体外泄导致的环境污染,有效的 保护了环境,且整个还原过程迅速快捷,大大提高了还原效率,且节约了人力劳动;总的本 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无污染、工作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脚架3、进料口4、进料器5、排气管6、排料口7、排料器8、 托辊9、拖动组件10、传送带11、导热盘管12、温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玻耐特防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玻耐特防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2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金属弹簧加强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