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2665.7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6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秦森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7/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435 上海市闸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雨水 生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日益增大,人类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现状,生态保护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关注,生态环保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重视,而应用领域也已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园林建设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绿色环保建设。
目前,在降雨的时候由于地面硬质化,雨水还没来及补充到地下水就迅速流走,无法对雨水进行充分的收集和利用,尤其是在干旱季节,地下水缺乏导致园林绿化体系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浪费水资源,市政人员投入大,维护成本高,增加城市建设成本,同时,大量的雨水迅速流走给市政管网的排水系统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能够通过雨水蓄留生态带吸收并储存雨水,减小地表水流,减小城市绿地建设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该生态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防蒸发层、渗透层、种植土层和蓄水层,所述植被层为小乔木、灌木、草丛的组合,所述防蒸发层为轻质微孔材料,所述种植土层包括壤土、泥炭土和草炭土,所述壤土、泥炭土和草炭土的体积比为5~6:2~3: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中,所述轻质微孔材料为海绵、木屑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中,所述渗透层为透水土工布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中,所述蓄水层为砾石、碎石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0~20mm、碎石的粒径为5~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中防蒸发层的设置能够吸收并储存雨水,海绵、木屑结构附近形成储水微系统,减小地表水流,尤其在干旱的季节防止水分蒸发,保持植被层的湿度,保护植物生长发展,减小园林灌溉用水,节约城市绿地成本。
2.当雨水季节水分较多时,本实用新型的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可以通过渗透层将多余的水分渗透至种植土层并进入蓄水层,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植被的生长,保护了生态环境。
3.本实用新型的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性强、提高了园林水系统的稳定性能、保护了生态环境、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综合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要求更为清楚明了地理解其结构组成和工作方式,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作为新型的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该生态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1,防蒸发层2、渗透层3、种植土层4和蓄水层5;本实施例中植被层1为小乔木和草丛的组合,小乔木和草丛的分布比例和种植密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地质需要分布,防蒸发层2为海绵层,渗透层3为透水土工布层,植被层1的植被通过海绵层扎根于种植土层4中,其中植土层4包括壤土、泥炭土和草炭土,所述壤土、泥炭土和草炭土的体积比为5:2:1。
作为更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蓄水层5为为粒径为10mm的砾石和粒径为5mm的碎石的组合,砾石和碎石的体积比为1:1。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似,本实施例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该生态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1,防蒸发层2、渗透层3、种植土层4和蓄水层5;本实施例中植被层1为小乔木、灌木、草丛三者的组合,小乔木、灌木、草丛的分布比例和种植密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地质需要分布,防蒸发层2为木屑层,渗透层3为透水土工布层,植被层的植被通过木屑层扎根于种植土层中,其中植土层4包括壤土和草炭土,所述壤土和草炭土的体积比为3:1。本实施例中蓄水层5为粒径为20mm的砾石和粒径为10mm的碎石的组合,砾石和碎石的体积比为2: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秦森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秦森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2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单刀镗孔装置
- 下一篇:梯边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