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巷掘进中敲帮问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2939.2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3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掘进 中敲帮问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实践领域,涉及一种敲帮问顶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岩巷掘进中敲 帮问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硬岩隧道(巷道)中常采用钻爆法进行开挖。爆破后的生产作业开始前,需要用撬棍、 钢钎或镐等敲击井巷、工作面顶板及侧帮,根据发出的声响发现浮石、剥层,从而及时安全 将其撬下,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及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目前,工程中在敲帮问顶过程中所 用的撬棍多为焊接的不可伸缩钢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费力,效率低下等状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岩巷掘进敲帮问顶过程中撬棍的使用不方便、效率低下 等缺点,提供一种省力可伸缩的敲帮问顶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岩巷掘进中敲帮问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套装在一起的套筒,内层套筒一端为 撬头,外层套筒一端设有限位螺钉,外层套筒上套有橡胶套。
上述的一种岩巷掘进中敲帮问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套装在一起的套筒由 外层套筒和内层套筒组成。
上述的一种岩巷掘进中敲帮问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套装在一起的套筒材 质为钢铁,半径为15mm~20mm。
上述的一种岩巷掘进中敲帮问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层套筒一端设有限位螺钉,两 套管之间伸缩由限位螺钉控制。
上述的一种岩巷掘进中敲帮问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套筒的一端为撬头, 为扁平弯钩结构,两者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上述的一种岩巷掘进中敲帮问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套筒上套有橡胶套, 能在撬下浮石、剥层时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对双手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1-a、外层套筒;1-b、内层套筒;2、撬头;3、限位螺钉;4、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一种岩巷掘进中敲帮问顶的装置由两个套装在一起的套筒1,撬头2,限位螺 钉3,橡胶套4组成。
外层套筒1-a由优质碳素结构钢C35制成,长度为1500mm,半径为15mm,内层套筒1-b 同样由优质碳素结构钢C35制成,长度为900mm,半径为13mm,两者套装在一起,套筒1的 长度调节范围为1500mm~2100mm。外层套筒1-a右端有限位螺钉3,控制套筒1的长度伸缩。 外层套筒1-a上套有橡胶套4,橡胶套4由橡胶制成,长度为1000mm,厚度为2mm。
内层套筒1-b一端连接有撬头2,撬头2为扁平弯钩结构,由高强度钢铁材料制成,横 向长度为200mm,内层套筒1-b与撬头2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限位螺钉来调节套筒1至一个合适的长度; 其次,双手握紧外层套筒1-a进行敲击工作面顶板及侧帮,根据发出的声响发现浮石、剥层, 从而用撬头4及时安全将其撬下,橡胶套4起缓冲作用,降低因撬落浮石而产生的冲击力; 最后,使用完毕后将套筒1收缩至最短长度,将装置放在物品摆放架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 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2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