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环形活塞盘式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4178.4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0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毕鹏;苏静;王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7/02 | 分类号: | F16D6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环形 活塞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制动器,尤其适用于冶金、重工、矿山等行业 重载、高频率工况下使用,为一种气动环形活塞盘式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重工、矿山行业,同轴心转动的轴和飞轮之间需要实现 可控制的联动及分离,绝大部分使用气动盘式离合器制动,通过摩擦盘与内 盘形成的摩擦副传递转矩,既可以当离合器用,也可以当制动器使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内多数使用的是JB/ZQ7005QPL系列型气动盘 式离合器,此种离合器的使用最多,其结构特点为:壳体的一端有法兰并通 过其安装在飞轮上,壳体有内齿,摩擦盘有外齿,摩擦盘装在壳体内,通过 齿形配合实现导向及传动。轴套有外齿,内盘有内齿,轴套装在轴上,通过 齿形配合实现导向及传动。壳体另一端装气囊、压板、端盖。气囊膨胀,推 动摩擦盘和内盘压紧形成摩擦副,通过摩擦力传动,且摩擦盘为非金属材料。
该型式离合器更换频率最高的是摩擦盘和气囊。靠气囊膨胀驱动,气囊 膨胀的行程有限,磨损中后期,摩擦盘无法被完全磨损,同时气囊也提供不 了足够的压力给摩擦副,离合器传动性能呈几何式下降,直至完全失效。当 前形势下的企业产品转型、设备改造,离合器的动作频率大幅提高的同时工 作温度也随之提高,橡胶气囊的开合次数无法大幅度提高,高频工作成倍降 低其使用寿命,同时还伴随着橡胶气囊在高温下加速老化,使用寿命更进一 步降低。高频高温工况下,非金属摩擦盘热稳定性差,即使在使用初期也无 法提供稳定的性能,尖峰载荷时存在摩擦盘剥落、碎裂的情况。而且现有结 构,离合器缺乏磨损量观测功能,在不拆机情况下,无法测算磨损情况,也 就无法根据磨损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环 形活塞盘式离合器,解决了离合器备件使用寿命短,备件更换频繁,热稳定 性差,磨损观测难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动环形活塞盘式离合器,安装飞轮15上,飞轮15安装在传动轴 16上,离合器包括壳体13,壳体13的一端通过法兰14固定在飞轮15的一 个侧面,壳体13的另一端安装有旋转接头支架7、端盖9和活塞8,端盖9 内有底部进气的活塞腔,活塞8在活塞腔内做轴向运动,壳体13内装有摩擦 盘,壳体13的内齿和摩擦盘的外齿的齿形配合实现传动和导向,传动轴16 上装有轴套17,轴套17上套有内盘2,轴套17的外齿和内盘2的内齿的齿 形配合实现传动和导向,所述摩擦盘与内盘2间隔轴向排列,相邻的两摩擦 盘之间安装有一组弹簧导杆12,弹簧导杆12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摩擦盘上, 弹簧11套在弹簧导杆12上并支撑在两摩擦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3、端盖9通过止口的配合定心,且止口在端盖9 轴向位置调整时提供导向。
本实用新型中,活塞8和端盖9组成气动压力装置,活塞8在端盖9的 内腔往复轴向运动,活塞8为环形,内圈装有内密封圈5,外圈装有外密封 圈4,内密封圈5和外密封圈4均为耐高温唇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中,弹簧导杆12在摩擦盘圆周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端盖9和壳体13之间夹有垫片组10,通过垫片组 10的增减改变端盖9的轴向位置,从而实现摩擦副总间隙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摩擦盘包括半摩擦盘1和全摩擦盘3,其中半摩擦 盘1至少有两件,一件背靠法兰14,一件背靠活塞8,背靠活塞8的半摩擦 盘1用螺钉与活塞8连接,活塞8依靠半摩擦盘1的外齿限制自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背靠活塞8的半摩擦盘1的内圈安装有标杆及其支 架6,标杆及其支架6与活塞8端部连接随活塞8轴向运动,端盖9外端面 上固定卡板,标杆穿过卡板,通过测量标杆尾部与卡板平面的距离来计算磨 损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摩擦盘由钢基板和摩擦片铆接组成,摩擦片在钢基 板上圆周均布,摩擦片与基板接触面之间夹有键来承受切向力,摩擦片由粉 末冶金摩擦材料烧结在钢背板上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13和法兰14为分体式,单独更换法兰14可以 适用多种尺寸规格的转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4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材料制成的高性能汽车刹车片
- 下一篇: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刹车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