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粒状硝酸铵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4527.2 | 申请日: | 2015-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0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宇鹏;卢智敏;刘加艳;黄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C1/02 | 分类号: | C05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4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状 硝酸铵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粒状硝酸铵的生产装 置。
背景技术
硝酸铵(NH4NO3)是无色无臭的透明结晶或呈白色的结晶,易溶于水, 易吸湿结块,主要用作化肥和化工原料,并可用于杀虫剂、冷冻剂、氧化氮 吸收剂,制造烟火等。硝酸铵的总氮量在34%左右,有速效性肥料之称。
硝酸铵的生产方法有中和法和转化法两种。转化法是利用硝酸磷肥生产 过程的副产四水硝酸钙为原料,与碳酸铵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硝酸铵和碳酸 钙沉淀,经过滤,滤液加工成硝酸铵产品或返回硝酸磷肥生产系统。中和法 的中和反应可以在常压、加压或真空条件下进行。工业上采用较多的是加压 中和工艺。加压中和在0.4~0.5MPa、175~180℃条件下操作,硝酸浓度为 50%~60%,先用氨中和至pH为3~4,以减少氨损失,再加氨调整到pH约 为7,得到的硝酸铵溶液浓度为80%~87%。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粒状硝酸铵的生产装置,该粒状硝酸铵的 生产装置安全性好,能耗较低。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粒状硝酸铵的 生产装置,包括硝酸铵溶液储罐,所述硝酸铵溶液储罐通过管道与硝酸铵计 量储罐连接,硝酸铵计量储罐上设置有下料管和抽真空管道,所述抽真空管 道与真空泵连接,所述下料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下料管依次与一级蒸发 器、二级蒸发器和三级蒸发器串接,所述三级蒸发器之后串设有高位槽,所 述高位槽上设置有添加剂进管,所述高位槽通过管道与造粒塔连接,造粒塔 之后依次串设有一级干燥器、二级干燥器、三级干燥器,所述三级干燥器之 后设置有振动筛,振动筛之后设置有流化床冷却器,流化床冷却器通过运输 皮带与包裹转筒连接,包裹转筒上设置有包裹剂进管,所述包裹转筒之后设 置有粒状硝酸铵成品运输皮带。
可选的,所述造粒塔上分别设置有空气进入管道和尾气排出管道,所述 尾气排出管道与尾气洗涤器连接,所述尾气洗涤器通过洗涤液干燥塔与所述 一级蒸发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流化床冷却器上分别设置有冷空气进管和热空气出管,所 述冷空气进管与空气冷却器连接,所述热空气出管通过管道分别与一级干燥 器、二级干燥器、三级干燥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三级蒸发器和所述高位槽之间还设置有再熔槽。
可选的,所述再熔槽与所述振动筛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粒状硝酸铵的生产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生产过 程中,硝酸铵溶液先由硝酸铵溶液储罐进入硝酸铵计量储罐中,然后再经下 料管放入蒸发系统中,具体的,硝酸铵计量储罐进料时,关闭下料管上的控 制阀门,然后启动真空泵,对硝酸铵计量储罐抽真空,形成负压,硝酸铵溶 液储罐中的硝酸铵溶液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到硝酸铵计量储罐中,之后关闭真 空泵,打开下料管上的控制阀门,放料即可。因为纯净高温的硝酸铵溶液是 相对安全稳定的,但是当有杂质混入后硝酸铵溶液就会发生分解放热,可能 引发爆炸事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从安全方面来说,安全程度明 显提高,硝酸铵计量储罐内依靠真空泵的作用抽真空,硝酸铵溶液由硝酸铵 计量储罐底部依靠负压缓慢进入,完全与空气隔绝,密封性好,且没有强烈 的冲击,完全可以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硝酸铵溶液依次经一级蒸发器、二级 蒸发器和三级蒸发器分三级蒸发浓缩,分三段进行蒸发浓缩一方面可以相对 降低能耗,利用回收的热蒸汽就能满足要求,另一方面,蒸发浓缩后的硝酸 铵溶液浓度较高。造粒后的硝酸铵颗粒再经一级干燥器、二级干燥器、三级 干燥器进行三级干燥,干燥效果好,不易结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未经河南化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4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