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激光与惯性测量单元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6901.2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5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史思总;张华;肖宇峰;楚红雨;李志雄;王坤朋;张静;刘满禄;霍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8 | 分类号: | G01C2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惯性 测量 单元 移动 机器人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与惯性测量单元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地面移动机器人,在技术水平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应用程度上也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当人们利用移动物体代替人们去一些特殊场所或执行一些工作时,通常需要对移动机器人进行定位。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是通过设置在移动机器人上的传感器感知环境和自身状态进而实现定位功能,存在无法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的缺点,并且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地下停车场、隧道、山洞中等,无法满足定位要求,基本属于失效状态,因此,移动机器人在一些特殊环境中执行工作时,定位就成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激光与惯性测量单元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定位不及时准确以及特殊场所失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激光与惯性测量单元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其包括用以对移动机器人进行实时定位的定位单元以及用于为定位单元提供电源电压的供电单元,供电单元与位于定位系统外的供电接口连接,定位单元包括处理模块和用于对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点进行实时检测的检测模块,处理模块分别与检测模块和位于定位系统外的通信接口连接,检测模块包括惯性测量单元和用于扫描移动机器人与其四周各个物品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二维激光测距传感器。
进一步地,惯性测量单元包括用于测量移动机器人的转动角度的三轴陀螺仪和用于测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加速度的三轴加速度计。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和用于为数据处理单元与定位系统进行通信的数据传输单元。
优选为,数据传输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第一信号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第二信号端与通信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基于激光与惯性测量单元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的检测模块包括惯性测量单元和二维激光测距传感器,并且惯性测量单元和二维激光测距传感器可相互校正误差,在惯性测量单元和二维激光测距传感器的相互配合下可实现对移动机器人的快速准确定位,并且该基于激光与惯性测量单元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在一些特殊环境中也能够很好地对移动机器人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激光与惯性测量单元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该基于激光与惯性测量单元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单元,用以对移动机器人进行实时准确定位;以及供电单元,用于为移动机器人提供符合其所需电源电压;供电单元与位于定位系统外的供电接口连接,在具体实施中,当机器人代替人类去一些特殊场所或执行一些工作时,可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
该基于激光与惯性测量单元的定位系统的定位单元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对移动中的物体的定位点进行实时检测;以及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检测模块采集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和传输;处理模块分别与检测模块和位于定位系统外的通信接口连接,可用于处理模块和定位系统外部之间的数据通信。
检测模块包括惯性测量单元和用于扫描移动机器人与其四周各个物品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二维激光测距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包括三轴陀螺仪,用于测量移动机器人的转动角度;以及三轴加速度计,用于测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加速度。
在具体实施中,在惯性测量单元和二维激光测距传感器均能够独立工作,在惯性测量单元和二维激光测距传感器的相互配合下,可相互校正误差,实现对移动机器人的定位功能,并且在地下停车场、隧道和山洞的环境中也能够很好地对移动机器人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6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编码器
- 下一篇:零件位姿识别视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