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7584.6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2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郑运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运婷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0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板 车双滑块 折叠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车的折叠接头,特别是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许多滑板车以及其他的运动车,如果做成折叠的上方,可以方便携带外出使用,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已经成为滑板车或者其他运动车折叠车把立管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用于滑板车或者其他运动车的折叠连接件,解决滑板车的折叠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包括有折叠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摆动接头以及铰轴;折叠座设有摆动槽、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摆动接头动配合于折叠座的摆动槽内,摆动接头通过铰轴与折叠座铰接;第一滑块动配合于第一滑槽内,第一滑块设有内导槽,第二滑块动配合于第二滑槽以及第一滑块的内导槽内,第一弹簧的上端与第一滑块接触,第一弹簧的下端与第二滑块接触,第二弹簧的上端与第二滑块接触,第二弹簧的下端与第一滑槽或者第二滑槽的底部接触,第一滑块与摆动接头接触;摆动槽设有上开口以及侧开口,上开口与侧开口连通,使摆动接头能于折叠座的上开口方向朝侧开口方向摆动;摆动接头设有折叠孔,第一滑块设有折叠销以及折叠手柄。
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摆动接头与滑板车的车把立管连接,折叠座与滑板车的滑板连接,或者,折叠座与滑板车的滑板连接成一体;折叠前,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的初始状态是:第一滑块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升到第一滑槽的上部,第二滑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升到第一滑块的内导槽内,摆动接头位于折叠座的上开口方向的位置,摆动接头的中心线与水平线垂直,第一滑块与摆动接头的摆动侧面接触;利用位于第一滑槽的上部的第一滑块挡住摆动接头,使摆动接头以及车把立管不能摆动;折叠时,用手压第一滑块的折叠手柄,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使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向下移动,随着第一弹簧的不断压缩,第一滑块不断下降,当第一滑块内导槽的顶部接触到第二滑块时,第一滑块压住第二滑块克服第二弹簧弹力继续下降,当第一滑块的上端移动到低于铰轴的位置时,使第一滑块离开挡住摆动接头摆动的位置,摆动接头在折叠手柄的牵引下向侧开口方向摆动,当摆动接头以及车把立管摆动到设定的位置时,摆动接头上的折叠孔摆动到对准第一滑块上的折叠销的位置,在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第一滑块上的折叠销弹入摆动接头的折叠孔内,将摆动接头扣住,实施摆动接头以及车把立管的折叠连接,减少包装体积以及方便携带外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使用时,其摆动接头与滑板车的车把立管连接,其折叠座与滑板车的滑板连接,摆动接头与折叠座铰接;使用滑板车打开折叠时,利用设于折叠座的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块以及第二滑槽内第二滑块限制摆动接头的摆动,实施车把立管垂直安装的可靠连接;携带滑板车折叠时,利用第一滑块上的折叠销弹入摆动接头的折叠孔,实施车把立管的折叠定位;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的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所示图1的俯视图,一种滑板车双滑块折叠接头,包括有折叠座1、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3、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5、摆动接头6以及铰轴7;折叠座1设有摆动槽8第一滑槽9以及第二滑槽10,摆动接头6动配合于折叠座1的摆动槽8内,摆动接头6通过铰轴7与折叠座1铰接;第一滑块2动配合于第一滑槽9内,第一滑块2设有内导槽11,第二滑块3动配合于第二滑槽10以及第一滑块2的内导槽11内,第一弹簧4的上端与第一滑块2接触,第一弹簧4的下端与第二滑块3接触,第二弹簧5的上端与第二滑块3接触,第二弹簧5的下端与第一滑槽9或者第二滑槽10的底部接触,第一滑块2与摆动接头6接触;摆动槽8设有上开口12以及侧开口13,上开口12与侧开口13连通,使摆动接头6能于折叠座1的上开口12方向朝侧开口13方向摆动;摆动接头6设有折叠孔14,第一滑块2设有折叠销15以及折叠手柄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运婷,未经郑运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7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