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7912.2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云;裴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凯利达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5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减震鞋底,一般是在鞋底的底部设置减震软包而使减震软包直接与地面接触,减震软包具有弹性,足部通过挤压减震软包可以减缓因人体运动时地面作用于足部的冲力,从而达到减震效果,减震软包的厚度越大其减震效果越好,但增加现有减震软包的厚度时将会同时增加鞋底的鞋后跟高度,从而改变鞋的整体形状和款式,故通过增加现有减震软包的厚度来增强鞋底减震性能受到一定限制,无法达到理想的减震效果。另外,因现有的减震软包直接与地面接触,足部对减震软包的冲力容易导致其快速磨损,缩短了减震鞋底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201220019942.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震鞋底,它包括后减震垫和具有前掌部、后跟部的鞋底基层,所述后跟部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后减震垫方向的凹槽,所述后减震垫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减震垫后跟,该减震鞋底具有理想的减震效果,减轻了鞋底重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后减震垫不与地面直接接触,不易磨损,增长了减震鞋底的使用寿命,但是上述鞋底的下表面与地面直接面接触,该下表面的减震效果基本依靠鞋底材料,并未设置其他形式的减震结构,其减震效果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的减震鞋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基层,所述鞋底基层上设有后跟部,所述后跟部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卡嵌有后减震垫,鞋底基层靠近后跟部的下底面上设有减震槽。
优选的,所述减震槽的形状为长条形,所述减震槽的长度方向与鞋底基层的长度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减震槽与凹槽之间连通有警示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处密封粘接有透明片,所述后减震垫的颜色为警示色。
优选的,所述透明片边缘固定设有拨片。
优选的,所述减震槽为腰形槽,所述后减震垫为腰形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鞋底基层靠近后跟部的下底面上设有减震槽,当实际使用过程中,鞋底的后跟部直接与地面发生接触,位于鞋底基层靠近后跟部的下底面与地面发生接触后,减震槽内给予鞋底基层下底面足够的缓冲空间,加之凹槽内设置的后减震垫,脚部与后减震垫之间产生减震作用,与此同时,鞋底的后跟部与地面之间也相应产生减震作用,双重减震作用之下,其鞋底的减震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鞋底基层;2、后跟部;3、凹槽;4、后减震垫;5、减震槽;6、警示槽;7、透明片;8、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鞋底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鞋底基层1上设有后跟部2,所述后跟部2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3,所述凹槽3内卡嵌有后减震垫4,后减震垫4的材质可选择EV橡胶泡棉材质,该类材质其弹性效果较好,并且价格较为低廉,鞋底基层1靠近后跟部2的下底面上设有减震槽5,在鞋底基层1靠近后跟部2的下底面上设有减震槽5,当实际使用过程中,鞋底的后跟部2直接与地面发生接触,位于鞋底基层1靠近后跟部2的下底面与地面发生接触后,减震槽5内给予鞋底基层1下底面足够的缓冲空间,加之凹槽3内设置的后减震垫4,脚部与后减震垫4之间产生减震作用,与此同时,鞋底的后跟部2与地面之间也相应产生减震作用,双重减震作用之下,其鞋底的减震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
考虑到实际鞋底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行走方向与鞋底的长度方向一致,因此为了减少鞋底震动对于使用者行走方向的影响,故减震槽5的形状为长条形,所述减震槽5的长度方向与鞋底基层1的长度方向一致,当减震槽5与地面发生接触后,该减震槽5的大部分槽壁会向靠近鞋底的内脚背以及外脚背方形扩张,该类的扩张对使用者的行走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凯利达鞋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凯利达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7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