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速度可调的厢体表面喷气减阻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8039.9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9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曹立峰;谢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度 可调 体表 喷气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节能减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速度可调的厢体 表面喷气减阻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厢式运输车作为一种重要的陆地交通运输工具,现已广泛应用于煤炭、 沙石等货物的物流运输作业中。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厢体的载货空间,厢式运 输车的厢体一般为独立的长方体结构,并且车厢体较长。导致在行驶的过程 中,厢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很大,而大的风阻意味着厢式运输车需要消耗更多 的燃油和能量来克服空气阻力。目前一些传统的减阻措施,如在厢式运输车 驾驶室的顶部安装前端导流罩、安装侧裙、挡板等其它减阻措施,即可大幅 度降低厢式运输车的空气阻力,使得研究者们对厢式运输车的减阻优化问题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石油消耗量的大幅度增加,以及 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大力倡导下,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进一步降低厢式运输 车空气阻力的重要性。因此,通过一些其它相关的减阻优化措施,在现有基 础上进一步降低厢式运输车的空气阻力,对于厢式运输车的减阻节能具有重 要的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测试方便快捷、测试方法误差较小的速度可调的厢体表面喷气减阻发 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速度可调的厢体表面喷气减阻发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4、玻璃管 5和设置在玻璃管5一侧端部的导流风栅8,
导流风栅8通过进风连接座10连接通风机;在玻璃管5内沿其轴向方向 设置有双滑轨11,在双滑轨11上放置厢体模型1;
进风连接座10上设有数显式测力计9,数显式测力计9的连接轴7穿过导 流风栅8伸入玻璃管5内,厢体模型1的迎风端通过挂绳挂扣在连接轴7的 挂钩上;
所述空气压缩机4通过软管2连接厢体模型1尾部的进气端。
所述厢体模型1的两侧表面均布置有若干个直径为5mm空气渗流小孔。
所述软管2上设有气体流量计3。
所述空气压缩机4设有节流阀4-1和泄流阀4-2。
所述玻璃管5上设有活动门窗6,用于厢体模型1的放入或取出。
所述玻璃管5的材料为透明硬质钢化玻璃。
一种测试厢体模型表面喷气减阻的方法如下:
1)通过软管2将空气压缩机4的出风口与厢体模型1尾部的进气端相连, 并在软管2上安装气体流量计3,形成一个连通厢体模型1的进风口通道;
2)打开位于玻璃管5上的活动门窗6,将厢体模型1水平放置在双滑轨 11上,并将其迎风端通过挂绳挂扣在连接轴7的挂钩上,并关上活动门窗6;
3)打开通风机,气流依次通过进风连接座10、导流风栅8进入玻璃管5 内,当连接轴7由于厢体模型1受到风的阻力而沿着双滑轨11轴向移动时, 拉动测力计的受拉端,通过数显式测力计9测出厢体模型1所受风的阻力数 据;为了得到不同的模拟风速,通过调节通变频器的频率来实现通风机的风 速,从而模拟出不同来流风速;
4)打开空气压缩机4,形成的空气流软管2进入厢体模型1内,最终 在厢体模型1表面上模拟出具有渗透空气膜;为了在厢体模型1表面形成不 同喷射速度的渗透空气膜,通过调节空气压缩机4的节流阀4-1来实现流量的 控制,并由气体流量计3显示流量数据,经过转换计算,得到厢体表面喷射 气膜的速度。
步骤4)中气体流量计3测得的气体流量与空气渗流小孔渗流速度之间 的转换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8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