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楼板的制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8163.5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8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强;顾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君道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2 | 分类号: | B28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9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楼板 制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叠合楼板的制造,特别是一种叠合楼板的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装配式住宅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预制构件的装配率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占预制构件总比例很大的叠合楼板,因其制作简单和可以轻便吊装,更备受开发商和业主的青睐。公知的叠合楼板模具(以下简称模具)是由固定尺寸的零件制作而成的。是将角钢或者铁板按照叠合楼板(以下简称楼板)外形及出筋位置进行制作,然后进行拼装组合,再进行钢筋网片及其余预埋件等的放入,和最后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楼板的制作。但是,一般模具不能满足两种或两种以上规格楼板制作,只能制作单一的楼板,而且用完后无法再次利用,只能当做废铁卖掉,给现场安装及生产成本带来很大不便和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楼板的制造模具,它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它可以在使用时只用一副模具,通过调节组合达到多种模具可共用一副模具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叠合楼板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通过底部螺栓安装孔固定在模台上,该第一侧模的对应侧设置有调节侧模,该调节侧模与第一侧模平行,且调节侧模上连接有两个控制调节侧模上下升降的液压缸,该第二侧模的对应侧还设有第三侧模,该第三侧模的长度为第一侧模与调节侧模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叠合楼板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液压缸选用无锡力士德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只需要一副模具通过调节可以完成多种楼板的制作。既能提高替换模具效率,又能避免反复开模造成的模具浪费,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成本。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模具中只有第三侧模需要根据构件的尺寸进行级配定制,其它组件均可以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楼板的制造模具。如图所示:它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侧模1和第二侧模2,第一侧模1和第二侧模2通过底部螺栓安装孔固定在模台上,该第一侧模1的对应侧设置有调节侧模3,该调节侧模3与第一侧模1平行,且调节侧模3上连接有两个控制调节侧模3上下升降的液压缸7,该第二侧模2的对应侧还设有第三侧模4,该第三侧模4的长度为第一侧模1与调节侧模3之间的距离。
本是实用新型中,该液压缸7可选用无锡力士德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液压缸。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第一侧模1和第二侧模2组装好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液压缸7调节调节侧模3与第一侧模1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在第二侧模2的对应侧再放入与构件尺寸相配的第三侧模4,根据楼板图纸尺寸进行拼装;随后放入楼板所需钢筋5、预埋件等;最后进行混凝土6的浇筑工作,以及后期的养护等,完成楼板的制作。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君道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君道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8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