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8535.4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为了改善扬声器模组声学性能(如降低模组的谐振频率F0、扩 展带宽),通常会在后声腔内增设吸音件,吸音件会吸收掉部分声能,等效于扩 大后腔体容积,从而达到降低模组F0的效果。传统的吸音件为发泡类泡棉,如 聚氨酯、三聚氰胺等。随着扬声器模组的不断微型化,其后声腔体积不断被压 缩,传统的发泡类泡棉吸音件难以使扬声器模组的F0降到足够低,无法保证扬 声器模组的中低频音质。
近几年,人们发现将多孔性非发泡材料(如活性炭、天然沸石粉、活性二 氧化硅、分子筛或按照特定种类和比例而制的混合物等)填充到后声腔内,利 用多孔性非发泡材料对后腔气体快速吸附-脱附性质,导致谐振空间增大,从而 能够更有效的降低模组共振频率F0。
但是,以上两种类型的吸音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大大限 制了发泡吸音棉和非发泡吸音材料在微型扬声器模组领域的应用:
第一,随着扬声器模组的不断微型化,其后声腔体积不断被压缩,传统的 发泡类泡棉吸音件难以使扬声器模组的F0降到足够低,无法保证扬声器模组的 中低频音质。
第二,多孔性非发泡吸音材料当前的应用方式主要有托盒式封装后填充和 直接灌装,以上两种应用方式对产品后声腔结构有较为严苛的要求,其要求后 声腔必须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z向高度)来放置封装后吸音件,或者通过增设 丝网布来构成灌装腔体区域,对于后声腔Z向高度较小(如≤2mm)则无法实现 应用。以上两种应用形式的工艺难度大,灌装量精度差、设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发泡吸音材料和非 发泡吸音材料共同应用于扬声器模组后声腔内的方案,以期最大程度上改善吸 音效果、优化产品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扬声器模组,包 括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围成的模组腔体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 单体将所述模组腔体分割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内设有吸音组件,其 中,所述后声腔包括在竖直方向上高度不等的第一填充区和第二填充区;所述 第一填充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填充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所 述吸音组件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一填充区内的非发泡吸音组件以及分布于所述第 二填充区内的发泡吸音组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填充区和所述第二填充区相互连通,均位于所述 扬声器单体的同一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填充区位于所述后声腔的靠近所述扬声器单体的 位置;所述第二填充区位于远离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非发泡吸音组件通过拖壳封装于所述第一填充区,或 者,所述非发泡吸音组件直接灌装于所述第一填充区内。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非发泡吸音组件通过所述拖壳封装;所述拖壳设置有 凹陷的具有一定高度的容纳腔体,所述非发泡吸音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体内; 所述拖壳的开口端设有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将所述非发泡吸音组件封合于所述 拖壳内,与扬声器单体隔离开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拖壳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PP塑料注塑成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封装层为无纺布或者网布,与所述拖壳的开口端粘结 固定或者热压成型于所述拖壳的开口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非发泡吸音组件为活性炭、天然沸石粉、活性二氧化 硅或者分子筛中的一种,或者为所述活性炭、天然沸石粉、活性二氧化硅或者 分子筛中至少两种材料的混合物。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发泡吸音组件为发泡吸音棉;所述发泡吸音组件的形 状与所述第二填充区的形状相适配。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在模 组后声腔内单独设置发泡吸音件或者非发泡吸音件的应用方式,结合二者的优 点,充分利用后声腔(特别是结构较为复杂的模组后声腔)不同高度的空间, 同时设置非发泡吸音组件和发泡吸音组件,最大程度上从吸音件增设的角度对 扬声器模组声学性能的优化进行调试改善,其应用方便,且吸音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85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具优良音质及防水性能的喇叭
- 下一篇:一种扁平式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