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8570.6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3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峰;韩龙;徐妍;牛聪;胡昌来;黄庆禄;钱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C10B4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一次 除尘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干熄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折返挡尘结构对惰性气体进 行除尘的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结构。
背景技术
干熄焦法是利用较冷的惰性循环气体在干熄焦与红焦进行热交换,吸收红焦热量的气 体导入锅炉内回收热量,产生蒸汽,气体经冷却、除尘后经风机返回干熄焦内再次进行热 交换,如此反复循环。这种生产焦炭的方法不仅可以将红焦的显热回收,减少污染物的排 放,而且可以改善焦炭的质量。因此,干熄焦法作为一种节能减排的环保型熄焦方式广泛 的应用于各焦化企业。
目前国内干熄焦工艺中,循环惰性气体中的焦粉等固体颗粒的初步分离普遍采用带有 中间挡墙结构的一次除尘器进行,一次除尘器两边分别与干熄炉壳及锅炉连接,来自干熄 焦炉的循环惰性气体被重力挡墙阻挡后,由于速度的降低而使夹杂在循环气体内的焦粉依 靠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灰斗内。
图1所示是目前国内常用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的结构为两侧墙和 悬跨于两侧墙之间的拱形结构重力挡墙6,以及粉焦排出斗7;由于重力挡墙6是架设在 两侧墙之间的悬空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挡墙塌落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干熄焦的正 常生产运行,增加了维护和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结构,采用多道交错设置的挡尘装置在一次 除尘器内形成“Z”形通道,含尘气流在一次除尘器内停留时间更长,除尘效果更好;其 结构稳定性好,不易倒塌,不会对生产造成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结构,包括由两面侧墙衬砖、拱顶衬砖和铺底衬砖组成的除尘 通道,沿除尘通道纵向交错设置数组挡尘装置;每组挡尘装置由挡尘墙和对应的集尘槽组 成,挡尘墙朝向除尘通道气体入口一侧的前方底部设集尘槽,挡尘墙设置在一面侧墙衬砖、 拱顶衬砖和铺底衬砖之间,挡尘墙与集尘槽同宽且宽度为除尘通道的1/2~4/5,相邻两个 挡尘墙分别与两面侧墙衬砖相连。
所述集尘槽为“y”形溜槽,且长斜边位于挡尘墙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多道交错设置的挡尘装置在一次除尘器内形成“Z”形通道,含尘气流在一次 除尘器内停留时间更长,除尘效果更好;
2)结构稳定性好,不易倒塌,不会对生产造成影响;
3)集尘槽为出口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y”形溜槽,可以防止从气流中分离出的焦粉 上浮;
4)可提高一次除尘器的工作性能,降低维护和运行成本,提高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常用一次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中:1.挡尘墙2.集尘槽3.侧墙衬砖4.拱顶衬砖5.铺底衬砖6.重力挡墙 7.粉焦排出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结构, 包括由两面侧墙衬砖3、拱顶衬砖4和铺底衬砖5组成的除尘通道,沿除尘通道纵向交错 设置数组挡尘装置;每组挡尘装置由挡尘墙1和对应的集尘槽2组成,挡尘墙1朝向除尘 通道气体入口一侧的前方底部设集尘槽2,挡尘墙1设置在一面侧墙衬砖3、拱顶衬砖4 和铺底衬砖5之间,挡尘墙1与集尘槽2同宽且宽度为除尘通道的1/2~4/5,相邻两个挡 尘墙1分别与两面侧墙衬砖3相连。
所述集尘槽2为“y”形溜槽,且长斜边位于挡尘墙1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挡尘装置的数量至少为2道,根据使用要求可以布置更多,挡尘装置 沿一次除尘器除尘通道的纵向交错分布,从而使来自干熄焦炉的含尘气体在一次除尘器内 沿“Z”形通道往返流动,增加气流在一次除尘器中的停留时间,从而使气流中的焦粉在 重力及惯性力的作用下充分分离出来,并落入下方的集尘槽2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8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