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捡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9926.8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一凡;张贞湖;高伟康;陈康;陈前廷;王波;吕守龙;孙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9/00 | 分类号: | E04G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杜文娟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捡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捡拾器。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施工生产中,墙、柱、梁结构为现浇形式,安装模板并绑扎钢筋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前,不可避免会掉入部分垃圾杂物。由于墙、柱、梁结构内部设置有纵横交错的钢筋,间隙小、密集度高,掉入墙柱梁模板内的垃圾杂物非常难以清理,现行的处理方法是采用人工够取,人工操作只适用于400mm以内范围,且梁钢筋较为稀疏的情况,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而使用细钢筋扎取,则需要寻找合适长度和直径的钢筋,并且在扎穿垃圾杂物提取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墙柱梁的钢筋挂至脱落,单纯依靠扎取钢筋和被扎穿垃圾杂物之间的摩擦力,很难将垃圾杂物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调整长度以适应不同深度的垃圾清理工作,同时捡拾部在扎穿垃圾杂物后可以展开,利用挂扣板挂住垃圾,防止其滑落的垃圾捡拾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捡拾部采用渐变尖锥形状,在保证穿透垃圾的同时,起到限位挂扣的作用。拾取垃圾时,挂扣受阻力合拢,保证顺利扎穿垃圾,穿透垃圾后,转动立杆,利用离心力使挂扣板张开,当挂扣张开至180°时,捡拾部的端面和立杆上的垃圾保证挂扣板限位,保证能顺利的捡拾垃圾。
一种垃圾捡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捡拾部、挂扣板以及立杆,所述立杆与所述捡拾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立杆与所述捡拾部结合处设置有所述挂扣板,所述挂扣板与所述立杆铰接,所述立杆包括内立杆和外立杆,所述内立杆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外立杆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外立杆圆柱面上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包括螺栓套、弹簧和钢珠。
其中,立杆分为内立杆和外立杆,通过紧顶螺栓实现立杆的伸缩功能,可以捡拾不同深度的垃圾。
所述钢珠设置在所述内立杆的所述凹槽内。
所述捡拾部为圆锥体。
所述挂扣板与所述立杆接合部设置有铰接轴。
通过试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立杆为伸缩结构,可自由调节长度,以便满足不同情况下模板内垃圾清理,且便于携带;锥形捡拾部能够穿透大部分垃圾杂物,并且端面能对挂扣板起到限位的作用;挂扣板的存在使提取垃圾杂物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墙柱梁钢筋的阻挡而导致垃圾杂物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捡拾部;2、挂扣板;3、立杆;4、内立杆;5、外立杆;6、紧固螺钉;7、螺栓套;8、弹簧;9、钢珠;10、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垃圾捡拾器,包括捡拾部1、挂扣板2以及立杆3,立杆3与捡拾部1垂直固定连接,立杆3与捡拾部1结合处设置有挂扣板2,挂扣板2与立杆3铰接,立杆3包括内立杆4和外立杆5,内立杆4上设置有凹槽,外立杆5为中空圆柱体,外立杆5圆柱面上设置有紧固螺钉6,紧固螺钉6包括螺栓套7、弹簧8和钢珠9。所述钢珠9设置在内立杆4的凹槽内。捡拾部1为圆锥体。立杆3接合部设置有铰接轴10。
将内立杆的圆柱面加工成平面,在平面上设置凹槽,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钢球的直径,凹槽对钢球正好起到限位的作用,当立杆的长度不能满足深度的需要时,拉动内拉杆,限位螺钉内的弹簧被压缩,钢球在内立杆的平面上滑动,当满足长度后,钢球正好落到另外的凹槽内,此时弹簧被释放,钢球又起到限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9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