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煤灰混凝土配置混合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0182.1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8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C5/12 | 分类号: | B28C5/12;B28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1 山西省大同***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 混凝土 配置 混合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煤灰混凝土配置混合处理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 废物。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 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粉煤灰的危害,需要对粉煤灰进行收集处理。 利用粉煤灰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对混凝土强度 和抗渗性都有提高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煤灰混凝土配置混合处理装置,以便更好地改善 粉煤灰混凝土配置效果,方便根据需要更好实现混凝土的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煤灰混凝土配置混合处理装置,包括提升腔、连接在提升腔左侧下部的进料 腔、连接在提升腔右侧上部的下料管、连接在下料管下部的下料漏斗、设置在下料漏斗 下部的粉碎腔、连接在粉碎腔下部的搅拌腔、设置在搅拌腔右侧的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 架右侧的电机腔,粉碎腔和搅拌腔之间设置有过滤板,搅拌腔下部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 出料管,粉碎腔左侧下部连接有集料腔,集料腔下部连接有第二出料管;提升腔上部设 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下部连接有第一电机轴,第一电机轴侧面设置有螺旋叶片;粉 碎腔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电机支架和右电机支架,左电机支架和右电机支架上部 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粉碎腔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挤压辊轮和右挤压 辊轮,第二电机和左挤压辊轮之间连接有左传动带,第三电机和右挤压辊轮之间连接有 右传动带;电机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左侧连接有第二电机轴,第二电 机轴侧面设置有搅拌叶片。
进一步地,支撑架下部设置有轴承,第二电机轴穿过轴承设置。
进一步地,下料管上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进料管。
进一步地,电机腔上部设置有供水腔,供水腔左侧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下部与搅 拌腔上部相连接,供水管穿过支撑架设置。
进一步地,提升腔和电机腔下部均设置有移动轮。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能有效地针对粉煤灰混凝土进行配置 混合,改善了配置混合处理效果,方便根据需要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第一电机轴;2、下料管;3、进料管;4、左传动带;5、搅拌 腔;6、下料漏斗;7、右挤压辊轮;8、左挤压辊轮;9、右传动带;10、粉碎腔;11、 过滤板;12、第二电机轴;13、第一出料管;14、轴承;15、供水腔;16、搅拌叶片; 17、集料腔;18、左电机支架;19、第二电机;20、螺旋叶片;21、第一电机;22、第 三电机;23、右电机支架;24、供水管;25、提升腔;26、第四电机;27、进料腔;28、 移动轮;29、第二出料管;30、电机腔;31、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 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0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