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贴法制作高亮T/C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2475.3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饶海青;韩君;杨辉勇;黄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7/12;B32B38/1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詹权松 |
地址: | 610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制 作高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亮T/C布的生产,特别是反贴法制作高亮T/C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高亮T/C布采用的方法是先在T/C底布上涂布胶粘剂,经过烘道烘干,然后与植株膜复合,最后剥离PET得到产品,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弊端,第一:由于T/C布布面较粗糙,表面很多线头,要想完全遮住这些缺陷需要将胶粘剂的固含量降低,有机溶剂使用增多;第二:这种方法制备的产品外观瑕疵较多,产品的直通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溶剂使用量少、生产良率高和生产效率高的反贴法制作高亮T/C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反贴法制作高亮T/C布装置,它包括放卷离型膜辊、涂布头、胶槽、上烘道、复合压辊A、T/C布放卷辊、导辊A、离型膜收卷辊、复合压辊B、导辊B,PET收卷辊、产品收卷辊,所述的涂布头位于胶槽内,所述的上烘道下方设置有一下烘道,所述的放卷离型膜辊上设置有放卷离型膜,所述的放卷离型膜的端头依次经过涂布头、上烘道、复合压辊A、下烘道、导辊A,且放卷离型膜的端头安装在离型膜收卷辊,所述的T/C布放卷辊上设置有T/C布,所述的T/C布的端头依次穿过复合压辊A、下烘道、导辊A、复合压辊B、导辊B,且T/C布的端头安装在产品收卷辊上,所述的导辊B的一侧设置有植株膜放卷辊,所述的植株膜放卷辊上安装有植株膜,植株膜的端头穿过复合压辊B和导辊B,且植株膜的端头安装在产品收卷辊上,所述的导辊B的一侧还设置有一PET收卷辊。
所述的复合压辊A和复合压辊B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底辊和一顶辊,所述的放卷离型膜、T/C布、植株膜均位于对应的底辊和顶辊之间。
所述的上烘道和下烘道连通。
所述的T/C布放卷辊与复合压辊A之间还设置有一过渡辊。
所述的放卷离型膜辊与涂布头之间设置有一基准压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反贴法制作高亮T/C布装置在离型膜上上胶,使得胶水的固含量可调整到32~35%,和传统的T/C不上胶相比,其胶水固含量得到大幅提高,从而大大减少了溶剂的使用量;设置有离型膜收卷辊、PET收卷辊和产品收卷辊,使得高亮T/C布的生产中所照成的废料全部得到收集,且可将离型膜进行回收再利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产品收集辊得到的产品,其外观瑕疵少,产品的直通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卷离型膜辊,2-涂布头,3-胶槽,4-上烘道,5-复合压辊A,6-T/C布放卷辊,7-导辊A,8-离型膜收卷辊,9-复合压辊B,10-导辊B,11-PET收卷辊,12-过渡辊,13-产品收卷辊,14-下烘道,15-植株膜放卷辊,16-基准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反贴法制作高亮T/C布装置,它包括放卷离型膜辊1、涂布头2、胶槽3、上烘道4、复合压辊A5、T/C布放卷辊6、导辊A7、离型膜收卷辊8、复合压辊B9、导辊B10,PET收卷辊11、产品收卷辊13,所述的涂布头2位于胶槽3内,所述的上烘道4下方设置有一下烘道14,所述的放卷离型膜辊1上设置有离型膜,所述的离型膜的端头依次经过涂布头2、上烘道4、复合压辊A5、下烘道14、导辊A7,且离型膜的端头安装在离型膜收卷辊8,所述的T/C布放卷辊6上设置有T/C布,所述的T/C布的端头依次穿过复合压辊A5、下烘道14、导辊A7、复合压辊B9、导辊B10,且T/C布的端头安装在产品收卷辊13上,所述的导辊B10的一侧设置有植株膜放卷辊15,所述的植株膜放卷辊15上安装有植株膜,植株膜的端头穿过复合压辊B9和导辊B10,且植株膜的端头安装在产品收卷辊13上,所述的导辊B10的一侧还设置有一PET收卷辊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压辊A5和复合压辊B9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底辊和一顶辊,所述的离型膜、T/C布、植株膜均位于对应的底辊和顶辊之间,可通过调整底辊和顶辊之间的间隙,来调整顶辊对离型膜、T/C布、植株膜的压力,从而调整T/C布与离型膜、T/C布与植株膜之间的粘接牢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烘道4和下烘道14连通,从而无需多余的加热设备,同时也可以节约空间,缩减设备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2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熔盐镀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抑菌抗紫外线的复合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