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膜卡安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4954.9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8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梓辰;莫华邦;黄一平;宾志滔;唐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微网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膜卡 安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机上的贴膜卡安装 工具。
背景技术
移动端的支付行为现在已然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手机支 付更是越来越便利。随着移动支付的流行,手机正变成我们的电子钱包,手 机支付安全已然与我们的财产安全密不可分,在享受手机支付给我们带来便 利的同时,更应该防范其所带来的财产安全隐患。
贴膜卡是一种智能卡,能够粘贴在用户的手机SIM卡上,再与SIM卡 一同插到手机卡槽上,在保证手机原有功能不变的基础上,实现一个手机卡 槽安装两个智能卡即贴膜卡及用户原来的SIM卡的效果。其中,贴膜卡的 主要功能是为客户提供手机银行的安全解决方案(相当于目前通用的网银的 U盾)。贴膜卡为手机上的财产交易提供了安全保障,上市后得到了迅速的 推广。
目前,贴膜卡是统一由银行各网点提供给用户的,贴膜卡的安装也大都 是由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帮助用户安装到手机上。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 现以下问题:1)由于贴膜卡和SIM卡都相对较小,极易出现对位不准的情 形;2)贴膜卡上有芯片和凸起的接触点(凸点),手工贴卡会容易挤压到 贴膜卡上的芯片,导致芯片形变而损坏;3)贴合力度不够时,贴膜卡与SIM 卡粘贴不牢靠;4)因贴膜卡贴装到SIM卡表面以后,会增加SIM卡的整体 厚度,导致部分卡槽较紧的手机无法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且成 功率高的贴膜卡安装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贴膜卡安装工具的具体技术方案 为:
一种贴膜卡安装工具,用于在用户身份识别卡上安装贴膜卡,包括工具 本体,工具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卡位,安装卡位的形状与用户身份识 别卡的形状相对应,安装时贴膜卡和用户身份识别卡顺次放置在对应的安装 卡位中。
本实用新型的贴膜卡安装工具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具有三种规格的SIM卡安装对位功能,通过不同卡位的 设置,解决了由于贴膜卡和SIM卡都相对较小易出现对位不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卡位的设置,避免了用户手工直接按压贴膜卡, 且在贴膜卡芯片及凸点对应的位置留有空间,避免直接按压到芯片及凸点, 对贴膜卡有保护作用;
3)本实用新型设有简易的SIM卡磨薄装置,解决了部分卡槽较紧的手 机无法安装的问题,同时可以进行SIM卡的厚度检测,对SIM卡的磨薄程 度设定了标准;
4)本实用新型设有取卡针,方便了操作人员无须借助其他工具即可取 出手机上的卡托,一体化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膜卡安装工具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膜卡安装工具的背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膜卡安装工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贴膜卡的正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贴膜卡的背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膜卡安装工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SIM卡正面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贴膜卡安装工具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的一种贴膜卡安装工具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贴膜卡安装工具用于在用户身份识别 卡1上安装贴膜卡2。其中,该安装工具包括工具本体3,工具本体3上设 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卡位4,安装卡位4的形状与用户身份识别卡1的形状相 对应。安装时,贴膜卡2正面朝下(背面为带有不干胶面,朝上)先放置在 安装卡位4中,然后把用户身份识别卡1正面朝下放置在已经放置了贴膜卡 2的安装卡位4上,直接按压用户身份识别卡1即可完成贴膜卡2的安装。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用户身份识别卡1可以是手机上使用的SIM卡 (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的卡片等;贴膜卡2可以是粘贴在SIM 卡上使用的用于保护手机支付安全的智能卡贴(如图4和图5所示),也可 以是类似的具有其他功能的卡贴等。应注意的是,下面是以手机上使用的 SIM卡和用于保护手机支付安全的贴膜卡为例进行说明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微网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微网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4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TP显示模组贴合治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