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5263.0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5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马越;赵晓燕;李武;王丹;王宇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17/34 | 分类号: | F26B17/34;F26B21/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黄健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干燥机。
背景技术
干燥是一种通用的化工单元操作,主要是目的是去除物料中的水分, 延长物料的保质期或维持物料的原有性能。
转筒式干燥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干燥技术,其可以采用输入载热体 (热媒)直接加热物料,也可以通过加热转筒壁间接加热物料的方法干燥。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转筒式干燥机的热交换率,一般是提高载热体的温度 或增加转筒壁的温度。
但是干燥温度过高,会造成耐热性差的物料分解或氧化,破坏物料的 原有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干燥温度过高,造成耐 热性差的物料分解或氧化,从而破坏物料的原有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机,包括:干燥筒、干燥机控制箱、热泵干燥 机组、减压装置和惰性气体供应装置;
所述干燥筒内部设置有搅拌隔板,所述干燥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热 媒入口、抽气孔、惰性气体输入孔,所述干燥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热媒出口、 出料口;
所述热泵干燥机组的热泵出口通过第一热媒流动管与所述干燥筒的所述 热媒入口连接,所述热泵干燥机组的热泵入口通过第二热媒流动管与所述干 燥筒的所述热媒出口连接;
所述减压装置通过真空管道与所述干燥筒的所述抽气孔连接;
所述惰性气体供应装置通过惰性气体管道与所述干燥筒的所述惰性气体 输入孔连接;
所述干燥机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热泵干燥机组、所述减压装置、以及所述 惰性气体供应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热泵干燥机组通过所述热媒入口向所 述干燥筒输送干燥热空气,通过所述热媒出口将湿润热空气输入至所述热泵 干燥机组、控制所述减压装置通过所述抽气孔对所述干燥筒进行减压操作以 及控制所述惰性气体供应装置通过所述惰性气体输入孔向所述干燥筒输入惰 性气体。
如上所述的干燥机,所述干燥机控制箱还与传动机构连接,通过控制所 述传动机构控制所述干燥筒的旋转与停止。
如上所述的干燥机,所述干燥机还包括:干燥机支架;
所述干燥筒水平设置在所述干燥机支架上;或者
所述干燥筒与所述干燥机支架成一定的角度倾斜设置,所述进料口、所 述热媒入口、所述抽气孔、所述惰性气体输入孔设置在所述干燥筒远离所述 干燥机支架的一端,所述热媒出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干燥筒靠近所述 干燥机支架的一端。
如上所述的干燥机,所述搅拌隔板在所述干燥筒内部呈螺旋形设置。
如上所述的干燥机,所述干燥筒包括圆柱体、对称设置的截头圆锥,所 述圆柱体设置在所述对称设置的截头圆锥的中间,所述圆柱体的直径等于各 所述截头圆锥的底面直径。
如上所述的干燥机,所述干燥筒的形状为纺锤体形状。
如上所述的干燥机,所述减压装置为真空泵。
如上所述的干燥机,所述惰性供应装置具有多个,所述干燥筒的一端设 置有多个惰性气体输入孔,各所述惰性气体输入孔与各所述惰性供应装置具 有一一对应关系,每个所述惰性供应装置供应不同的惰性气体。
如上所述的干燥机,所述抽气孔与所述惰性气体输入孔为同一个孔。
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包括干燥筒、干燥机控制箱、热泵干燥机组、减压 装置和惰性气体供应装置;干燥筒内部设置有搅拌隔板,干燥筒的一端设置 有进料口、热媒入口、抽气孔、惰性气体输入孔,干燥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热 媒出口、出料口;干燥机控制箱分别与热泵干燥机组、减压装置、以及惰性 气体供应装置连接,用于控制热泵干燥机组通过热媒入口向干燥筒输送干燥 热空气,通过热媒出口将湿润热空气输入至热泵干燥机组、控制减压装置通 过抽气孔对干燥筒进行减压操作以及控制惰性气体供应装置通过惰性气体输 入孔向干燥筒输入惰性气体,避免了干燥温度过高造成的耐热性差的物料的 分解或氧化,破坏物料的原有性能,同时提高了干燥的效率;而且热泵干燥 机组、减压装置和惰性气体输入装置均由干燥机控制箱控制,集成化高,操 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结构示意图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5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