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的覆膜砂浇口杯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5962.5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7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严水娟;陆春晖;方锡成;吴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覆膜砂 浇口 制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口杯制作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简易的覆膜砂浇 口杯制作装置,属于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浇口杯是漏斗形的外浇口,是直浇口的外接部分,其作用是承接来自铁水 包的金属液,防止铁水飞溅和溢出,方便浇注,且可撇除部分熔渣、杂质,防 止其直接进入内部浇注道中,同时能增加浇注静压头。
传统浇口杯结构简单,制作工艺上早期采用铸铁外壳加内层粘土砂一次性 使用,但由于冲砂太严重已满足不了铸件质量要求;于是目前大部分浇口杯采 用铸铁外壳加耐火(水)泥或冷硬砂制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其中耐火 (水)泥浇口杯虽可重复使用几炉,但需对新制作的浇口杯进行烘干和涂耐火 涂料处理,使其铸造生产使用和制作时间不能同步,且重复几次后的浇口杯内 层会出现严重的破损或粘渣情况,因不能保证铸件质量而无法使用,因此连续 铸造生产时每一箱需提前准备好一个浇口杯,数量非常大;而冷硬砂浇口杯内 层只能一次性使用,冷硬砂属于呋喃树脂砂,制作时起模硬化需要时间长,同 时为防制作时砂硬化,需准备多套模具和多个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不利于生产 安排,且铸件质量控制上存在隐患,再者此浇口杯也不能做到铸造生产使用和 制作时间同步,连续铸造生产时每一箱也需提前准备好一个浇口杯,备件数量 大;除此之外,上述二种浇口杯都要求能当天使用完,剩余的浇口杯如果第二 天使用就需烘干处理,否则容易产生铸造缺陷,且制作浇口杯时需要特定的制 作场地,所以生产现场与制作场地也不在同一地方,从而增加来回搬运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 低、制作方便、劳动强度小且制作效率高的简易的覆膜砂浇口杯制作装置,不 仅可以使浇口杯在现场边制作边使用,大大方便生产安排,保证铸件质量,且 能够将废砂进行回收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的覆膜砂浇口 杯制作装置,包括底架、平板、浇口杯芯模、电热棒、手持上盖和固定螺栓, 所述底架上固定有一平板,所述平板上均匀的镶嵌有三个浇口杯芯模,且每个 所述浇口杯芯模均通过固定螺栓定位在所述平板上,每个所述浇口杯芯模的底 部中心位置上以及相对应的平板上均开设有电热棒安装孔,每个所述电热棒安 装孔中均设有电热棒,每个所述浇口杯芯模的上方均设有手持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时,将 浇口杯外壳套入到浇口杯芯模上,此时浇口杯外壳与浇口杯芯模之间存在一定 的空隙,然后让电热棒与电源连通进行加热工作,当电热棒加热浇口杯芯模至 250~300℃时,从上部往浇口杯外壳和浇口杯芯模之间的空隙中加入树脂覆膜 砂直到加满,然后在上平面处将树脂覆膜砂整平后,放上手持上盖,等2~3 分钟后,观察到砂层颜色变棕黄色即可取下手持上盖,随后取下浇口杯,放一 边等待使用,并能利用浇口杯外壳的余热继续进行下一轮制作,即可做到铸造 生产使用和制作时间同步进行,不用提前做好所有的浇口杯制作准备,不仅制 作方便,制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且不用专用的制作场地和来回搬运时间, 大大方便生产安排,再者使浇口杯外壳可重复使用,内层一次性使用,有效保 证铸件质量,且内层废砂可以与产品中的废砂混在一起进行旧回用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制作方便、劳动强度 小且制作效率高的特点,不仅可以使浇口杯在现场边制作边使用,大大方便生 产安排,保证铸件质量,且能够将废砂进行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平板,3-浇口杯芯模,4-电热棒,5-手持上盖,6-固定 螺栓,7-浇口杯外壳,8-覆膜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施 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59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