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软磁磁环密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6266.6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8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凌味未;程春华;许诚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软磁磁环 密度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密度测试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软磁磁环密度测试装 置。
背景技术
软磁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传统磁性材料在通信、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等诸多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软磁磁环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 制作用,常用Mn-Zn铁氧体、Ni-Zn铁氧体等软磁材料制成,在通信、电子产品中有很大需求 量。快速、精确地测量软磁磁环密度不仅能缩短新型、优质软磁材料的开发周期,还能为建 立微结构影响材料宏观磁性能变化的理论模型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磁环密度测量属于吸水固体密度测试的范畴,根据公式(为样品质量,为样品体积)即可计算出,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微观结构对磁性能的影响,往往需要测量样品的湿密度(样品体积不包含开放气孔,但包含封闭气孔),一般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原理得到。常用的固体密度测试仪测试此类样品时仅提供带抗浮架水中吊兰用于测量样品水中的重量,然后根据公式(为样品在空气中的重量,为样品在水中的重量,为水的密度)求出样品的湿密度。使用这类传统装置测量磁环密度存在如下问题:
1、如果要准确得到样品湿密度,称量前首先需要自行对样品进行水煮预处理;
2、在测量时需要手动将处理后的样品移入抗浮架称量在水中的重量,为了得到更 准确的密度值,移动过程中同时还需保持样品充分润湿;
3、测量多个样品时需要反复手动将样品移入、移出抗浮架,换样过程繁琐,容易引 入更多误差;
4、抗浮架等辅助测量组件加工精度及成本都较高。
可见,传统密度测试装置虽然具有普适性,但面对一些特定材料的专业测试或批 量测试需求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软 磁磁环密度测试装置,以弥补传统密度测量装置在提升单一样品湿密度测试精度及批量样 品密度测试时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软磁磁环密度测试装置,包括设置于 地面上的电子天平、高脚水槽和可调电磁铁,所述电子天平上表面设有烧杯,所述高脚水槽 顶端设有样品架,所述样品架包括横梁、可滑动伸缩连杆和由垂直的拉杆和水平的横臂组 成的L形升降臂,所述横梁设置于高脚水槽内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高脚水槽其中一侧 的水槽壁上开有竖直向下的滑槽,所述滑槽下端与高脚水槽内部连通,所述L形升降臂的拉 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L形升降臂的横臂设置于高脚水槽内侧,所述高脚水槽外侧壁与滑 槽对应的位置设有锁定L形升降臂的紧固螺栓,所述可滑动伸缩连杆其中一端与套结在横 梁上,所述可滑动伸缩连杆另一端套结在L形升降臂的横臂上,所述高脚水槽设有L形升降 臂的一内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电阻加热器,所述高脚水槽内底面设有穿过其底面的样 品滑管,所述样品滑管下端出口位于烧杯上方,所述可调电磁铁的端头设置于烧杯内,所述 可调电磁铁与设置于高脚水槽底面的连杆连接,所述可调电磁铁与电压控制器电连。
作为优选,所述高脚水槽由高密度聚乙烯或耐100℃以上温度的聚合物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样品架由铝或铜等非磁性金属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电阻加热器的加热圈和连杆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天平的称量盘为磁屏蔽称量盘。
作为优选,所述电阻加热器的电源线穿过高脚水槽内侧壁引出与电源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电磁铁与连杆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高脚水槽上开有通孔,所述可调电磁铁的电源线穿过通孔与电压 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测量磁环样品湿密度时,将样品的水煮预处理环节与测试环节整合,减少样 品转移环节,有效提高测试精度;
2、与传统测试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测试过程中优化了放样方式,有效减少人 为误差的产生;
3、测量多个样品时步骤简单,换样快捷,结果精确,过程重复性好;
4、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步骤1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试步骤2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试步骤3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6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刚石复合材料钻杆接头防磨带的结构
- 下一篇:图形比较方法及其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