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6513.2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邓章;王思贤;杨鲁伟;李路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6/14 | 分类号: | F02C6/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液态 空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液体预冷工质的低 温液态空气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电能的使用和依赖变得越来越大。电能属于 二次能源,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 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目前发电比例最大的是燃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然而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将面临资源耗尽。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 利用,环保的发电形式逐步成熟,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反调峰特性, 一直难以达到大规模集中利用;同时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一部分能源利用效 率低下,例如目前我国风电的平均弃风率已高达15%以上。
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电能质量,大力发展相关电力储能技术,储能技术对电 网负荷起到削峰填谷的改善,提供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储能技术可应用于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能源互联网的智能调控、应急电源等方向。目前已有 的储能技术有电池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等,电池储能由于循环寿命有限, 储能量小,生产和后处理过程存在污染,所以现在大储能容量的抽水蓄能和压 缩空气被成熟应用。
抽水蓄能需要足够的地势差,建设水库,对生态和周边环境影响较大;而 压缩空气相比于抽水蓄能,对自然环境的苛刻要求稍小,空气可存储于报废矿 井、沉降的海底储气罐、山洞、过期油气井或新建储气井中。传统的压缩空气 储能是采用补燃形式存在,配合燃气轮机使用。当电力负荷低时,利用多余电 量将空气压缩至储气装置中进行存储,完成储能阶段;当电力负荷高时,从储 气装置中释放高压空气,进入燃气轮机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然后驱动透平 机组发电,完成释能阶段。但是,传统压缩空气储能依赖于化石燃料的使用, 不符合低碳排放、可再生发展要求。国内外学者针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多种 非补燃形式,通过回收储存利用压缩过程产生的压缩热,避免外界热源燃烧, 但其依然存在储能密度低,需要克服大容积储气室的不足之处。
为克服储气空间限制的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液态空气储能 技术的研究,与压缩空气储能相比,其核心部分在于空气液化过程,将压缩空 气液化后通入储液罐储存。目前已提出的方案主要是蓄冷器与节流阀的组合, 高压空气在蓄冷器中与蓄冷介质直接接触或非直接接触换热;储能时,蓄冷器 对高压空气进行冷却;释能时,储存液态空气升温过程中释放的冷量。目前研 究提到的蓄冷介质有两类,一类是固体显热蓄冷介质,如岩石、混凝土、陶瓷 等,利用蓄冷介质显热储存冷量,但在液化-储存-膨胀过程中,由于固体介质 的不可逆传热损失过大,导致蓄冷效率无法满足整体液化要求;另一类是固液 相变潜热蓄冷介质,如氨及其水溶液、盐类水溶液、醇类及其水溶液中的一种 或几种,但目前还没有把它们作为从室温到液氮温区的相变储热材料。因此迫 切需要基于高效蓄冷的低温液态空气储能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液 体液体预冷工质的低温液态空气储能系统。
一种低温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其包括储能单元、释能单元及储存液体预冷 工质的工质储存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组、第一换热器组、 节流阀和液体储罐,所述释能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低温泵、第二换热器组及膨 胀机组,所述低温泵和所述液体储罐相连接,所述工质储存单元连接于所述第 一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之间,形成所述液体预冷工质以液相循环流动、 换热和储存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组包括多台串联的压缩机,所 述膨胀机组包括多台串联的膨胀机。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机均为螺杆式、活 塞式或离心式。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工质储存单元包括多对蓄冷器,所述 第一换热器组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具有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通过一对所述蓄 冷器连接的低温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温换热器为翅板式换热器或绕管式 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储罐的液体侧、所述第一换热器 组及所述压缩机组通过低温管道连通形成低温空气返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预冷工质以显热形式回收和再利 用冷量。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预冷工质为R123制冷剂、丙烷、 戊烷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6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旁通磁路的变压器铁芯偏磁在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