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7929.6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2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海;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既能实现介质自汽化, 又能实现气液两相分离的立式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油品的加工过程或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随着工艺过程的不同,反 应物流往往以不同的相态由反应器内引出,其中气液混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 相态形式,为了满足后续加工过程的要求,通常需要将气液混相中的气相与 液相进行分离。气液混相的分离通常是在单独设置的气液分离器内完成的, 气液分离器可以是立式容器或卧式容器,其内部设置有内构件,分离的基本 要求是:气液分离器引出的气相中不应携带较大液滴且携带的小液滴应尽量 少,引出的液相中不应携带气泡。
对常规的气液分离过程来说,介质在进入气液分离器之前已经由气液两 相组成,气液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气液两相的分离,但是在某些特殊的 工艺过程中,反应器的出口物流为液体单相,经减压后进入气液分离器,除 液相中的少量低沸点组分在进入气液分离器之前的管线内汽化外,液相中的 大部分低沸点组分在气液分离器内完成汽化,然后再在气液分离器内完成气 液两相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气液分离器除了起到气液两相分离的作用外, 还需要满足介质自汽化的需要。
这种介质在气液分离器内自汽化的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反应是在较高的 压力下进行,且在反应条件下反应物和反应产物均为液相,反应本身为放热 反应,反应热是通过反应物流中低沸点组分汽化移除,汽化后的低沸点组分 经压缩后再循环回反应系统。异丁烷与丁烯的烷基化工艺属于此类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含介质自汽化的立式气液分离器,其与常规气液 分离器有所不同,除了能够满足气液两相分离的需要外,还能够满足介质中 低沸点组分汽化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介质自汽化的立式气液分离器,在气 液分离器内首先实现介质中低沸点组分的汽化,直接取出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然后再进行气液两相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为立式容器1, 立式容器1的顶部设有介质入口2,侧壁设有气相出口8,底部设有液相出口 9,在立式容器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介质分配盘4、介质自汽化辅助元件5 和导流板6,在导流板6的下方设有安装于导流板上的导流管7,所述的气相 出口8设置于导流板6之下、导流管7底端之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器的有益效果为:
1、将介质中低沸点组分的汽化和气液两相的分离集成于一台立式容器内 完成,设备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少设备投资。
2、介质自汽化辅助元件提供了介质中低沸点组分汽化的场所,在介质自 汽化辅助元件内,气液两相达到传热与传质平衡,通过介质自身的汽化取出 反应热,避免了冷热物流之间的间接换热过程,节省换热设备投资。
3、通过导流板的拦截和导流管的引导,使气液两相跨过气相出口进入气 液分离器下部的气液分离空间内。气液两相中的气相由向下流动转变为向上 流动,向上流动后,气相流速减小,有利于气相中液滴的沉降,最终由导流 板下方的气相出口引出气液分离器;气液两相中的液相由导流管的下端引出 后,向下流动并沉降至气液分离器下部的液相主体中,并由气液分离器底部 的液相出口引出。通过导流板和导流管的设置,延长了气相的流动距离,提 供了气体流动的低速区域,从而大大减少了气相所携带的液相量。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立式容器,2为介质入口,3为入口扩散器,4为介质分配盘, 5为介质自汽化辅助元件,6为导流板,7为导流管,8为气相出口,9为液 相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说明书中提到的容器的“顶 部”是指由上至下容器总高度的0-10%的位置,容器的“底部”是指由上至下容器 总高度的90%-100%的位置。
一种气液分离器,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为立式容器1,立式容器1的顶部 设有介质入口2,侧壁设有气相出口8,底部设有液相出口9,在立式容器 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介质分配盘4、介质自汽化辅助元件5和导流板6, 在导流板6的下方设有安装于导流板上的导流管7,所述的气相出口8设置 于导流板6之下、导流管7底端之上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7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皮洗涤用水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涂装油水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