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海上溢油回收气浮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8467.X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5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伟;罗铭;耿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文丘里 效应 海上 溢油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海上溢油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从墨西哥湾漏油,到大连油管爆炸漏油,到渤海湾漏油事件,漏油事故频发,引起广泛关注。油在海洋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不外乎三种:漂浮在海面的油膜、溶解后的分散状态、凝聚后的残余物。浮在海面的油膜是海洋生物及周边野生动物的第一杀手,大量的油泄漏在海上,一时难以挥发和溶解,再被大风吹到岸边,便可以形成半米甚至是一米厚的油膜。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光的通透性,影响海区的海空物质交换,从而使海洋产氧量减少,海洋生物多被窒息而死。其对周边海洋渔业,特别是贝类及养殖业是毁灭性的,海上旅游业、海上矿业和海上交通业等也都将受到严重损害。此外,水中含有溶解的未浮集在表面的油,在流向下游过程中会对沿岸居民饮水造成安全隐患。海上漏油一般处理方法是第一时间于事发地设置围栏,再采取相应净化措施。但由于海上的风浪较大,有时即便建了围栏,也未必能够封住,还会有很多油泄漏出去。为防止及减少乃至消除水域污染,除需要加强管理外,必须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如配置吸油船、栏油栅等。此外还可采用人工回收及采用吸油材料、油处理剂、沉降处理、燃烧处理等手段对溢油进行处理。这些方法都是目前解决漏油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有的机械设备远远满足不了有效控制海上漏油事故的需要。因此,研究海上浮油收集和处理方法,高效快速地清除海上溢油,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海上溢油处理装置存在效率低、系统性差、应变能力弱等缺陷,比如采用人工方法回收周期较长、效率较低,采用大型机械装置能耗大、操作复杂,采用化学方法会对油成分产生影响,为重回收利用带来困难。此外,对于油层已经很薄的海面及悬浮油颗粒,以上设备包括人力都束手无策,故不能及时排除海上溢油事故带来的危险,也不能有效应对不同类型的溢油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传统的海上溢油处理装置存在效率低下、系统性差、应变能力弱等问题的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海上溢油回收气浮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海上溢油回收气浮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分离箱、分离系统,所述分离箱为长方体结构,分离箱里分别安装L型溢油斜坡、油隔离板、连通器隔离板和带孔消能板,L型溢油斜坡位于分离箱的前方面板的中上部,L型溢油斜坡的一个横板伸出至分离箱外,油隔离板悬在分离箱里,其三个边分别与分离箱的顶面以及两个侧面面板相接触,连通器隔离板位于油隔离板和分离箱后方面板之间并固定在分离箱底面面板上,连通器隔离板的三个边分别与分离箱的底面以及两个侧面面板相接触,带孔消能板固定在分离箱中下部,分离箱后方面板的中部设置有电磁继电器和由电磁继电器控制的出水管,出水管伸入至分离箱里,伸入的部分位于连通器隔离板和分离箱后方面板之间,在油隔离板和连通器隔离板之间放置随液面上升或下降的下浮体,所述分离系统包括混合箱体,混合箱体的进口端设置混合物输入管,混合箱体的出口端设置分流管,分流管上设置混合物上升管,分流管位于分离箱的下方,混合物上升管伸入至分离箱里并位于带孔消能板下方,混合物输入管连接文丘里管的输出口,文丘里管的出风口通过输气管与气泵相连,文丘里管的喉部连接溢油吸收管,溢油吸收管的末端连接上浮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所述的分流管至少包括两根,分流管上均匀设置混合物上升管,混合物上升管与带孔消能板的孔相互错开。
2、所述的下浮体上安装上铜片,下浮体随分离箱里的液面上升后,当铜片接触电磁继电器的触点,电磁继电器打开出水管,当液面下降,铜片离开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后,电磁继电器关闭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利用文丘里喉部的真空收集管道收集浮油的收集方法克服了传统吸油管道对吸入流体介质不能掺气等苛刻运行工况的要求,运行有保障;利用气泵产生的气体,经文丘里管破碎,采用气浮法利用气泡—絮体共聚体凝聚油滴,从而高效分离油与海水;装置原理简单,结构紧凑,易于操作。通过简单的电路实现液面自动调节从而控制整个油水分离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分离箱部分的透视图;
图2为分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下浮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84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