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雷达天线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9300.5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8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金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36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雷达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雷达天线振子。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机动性的提高,对天线尺寸和重量提出了严格要求,二次雷达天线通常安装在主雷达天线上,对尺寸和重量的要求更为严格,这使得天线的小型化设计显得非常重要。传统二次雷达天线振子的辐射振子与功分网络微带板为同一块印制板,整个天线振子呈平板状。天线振子安装在天线箱体上,使得天线外形尺寸较大,从而对天线的精度保证、制造成本、安装维护、运输架设带来了难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巧、易于维护的二次雷达天线振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轻巧、易于维护的二次雷达天线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次雷达天线振子,包括天线振子壳体、辐射振子微带板与功分网络微带板,所述辐射振子微带板与功分网络微带板相互分离、且二者垂直分布于天线振子壳体的两侧;辐射振子微带板固定于天线振子壳体的支撑侧板上,所述天线振子壳体上支撑侧板一侧设有将辐射振子微带板密闭在内的天线振子罩,所述功分网络微带板固定于天线振子壳体的另一侧腔体内,通过设有密封圈槽的天线振子壳体及O型密封圈与盖板形成一个密闭的功分网络内腔;所述辐射振子微带板与功分网络微带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辐射振子微带板与功分网络微带板通过绝缘子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子一端与功分网络微带板穿透点焊,绝缘子另一端与辐射振子微带板表面贴焊连接。
优选的,所述天线振子罩通过圆柱销固定于天线振子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辐射振子微带板的天线振子罩内衬了聚苯乙烯泡沫缓冲件。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均布在辐射振子微带板两侧。
优选的,所述天线振子壳体侧边缘处连接有弯头SMA连接器,所述连接器接口处设有O型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天线振子罩为玻璃纤维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减小天线振子尺寸和重量,将“平板”换成“L形”,即将天线振子的辐射振子微带板与功分网络微带的平面连接改成垂直连接,这样可减小的尺寸为功分网络微带宽度尺寸。以此种创新的结构形式,可有效的降低天线振子整体尺寸和重量,提高了天线的可制造性、维修性,增强了二次雷达天线阵面精度,有效保证了二次天线的各项性能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4为辐射振子微带板与功分网络微带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天线振子壳体2-功分网络微带板3-辐射振子微带板
4-绝缘子5-天线振子罩6-缓冲件7-盖板
8-O型密封圈9-SMA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二次雷达天线振子,包括天线振子壳体1、辐射振子微带板3与功分网络微带板2,所述辐射振子微带板3与功分网络微带板2相互分离、且二者垂直分布于天线振子壳体1的两侧;辐射振子微带板3固定于天线振子壳体1的支撑侧板上,所述天线振子壳体1上支撑侧板一侧设有将辐射振子微带板3密闭在内的天线振子罩5,所述功分网络微带板2固定于天线振子壳体1的另一侧腔体内,通过设有密封圈槽的天线振子壳体1及O型密封圈8与内嵌型的盖板7形成一个密闭的功分网络内腔;所述辐射振子微带板3与功分网络微带板2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辐射振子微带板3与功分网络微带板2通过绝缘子4实现电连接;所述绝缘子4一端与功分网络微带板2穿透点焊,绝缘子4另一端与辐射振子微带板3表面贴焊连接。
所述辐射振子微带板3的天线振子罩5内衬了聚苯乙烯泡沫缓冲件6;所述缓冲件6均布在辐射振子微带板3两侧。
其中天线振子总口位于天线振子壳体1的侧边缘处,以弯头SMA连接器9为输入接口,所述连接器接口处设有O型密封圈8。所述天线振子罩5为玻璃纤维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9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毫米波双天线自动对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金属边框的手机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