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泵用的滑片式引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9364.5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0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姜小明;祝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市通联泵业成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F04D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滑片式 引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循环泵用的引水泵。
背景技术
循环泵指装置中输送反应、吸收、分离、吸收液再生的循环液用泵。为保证循环泵 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水环式真空泵来作为循环泵的引水泵,保证其循环泵能 达到的极限真空度。目前现有技术缺陷在于:泵体上设置中间壁和中间壁圆盘存在结构复 杂、占地面积大、制造精度要求高、耗用原材料多、性能不稳定、安全可靠性差、装配工艺难 度大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滑 片式引水泵结构,结构简单,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占地面积小,且工作平稳可靠,压缩气体过 程温度变化很小。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
循环泵用的滑片式引水泵,包括泵体3,泵体3内设有工作内腔,内腔内贯穿有转轴 1,其特征是转轴1中部设有引水轮2,引水轮2位于泵体3的内腔,引水轮2的圆周纵向设有叶 片槽10,叶片槽10内设有叶片9,叶片9与泵体3的内腔壁间设有间隙,叶片9能在叶片槽10内 的幅向滑动,泵体3上设有进气孔6、出气孔8和进油口7,泵体3的左右端设有轴承座4,转轴1 与轴承座4间设有轴承5。
使用时,泵体上的进气孔通过软管与循环泵相连接,泵体3上的进油口通过软管与 油泵相连接,泵体上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储油箱连接,油泵向泵体的内腔注入润滑油,使得 泵体的内腔充满润滑油,转轴在电机等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叶片的转动把循环泵的空 气从进气孔引入泵体的内腔,与泵体内腔的润滑油一起带出出气口,排出空气,同时,润滑 油进入储油箱,油泵把储油箱的润滑油循环注入泵体3的内腔,一直保持泵体3的内腔充满 润滑油。
由于泵体的内腔充满润滑油,起到降温、润滑作用,其压缩气体基本上是等温的, 即压缩气体过程温度变化很小。另外吸气均匀,工作平稳可靠,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效率 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容易加工。其结构紧凑,泵的转速较 高,一般可与电动机直联或用皮带轮相联,无须减速装置,故用小的结构尺寸,可以获得大 的排气量,占地面积小,可直接与循环水泵安装在同一个底座上。
具体实施时,引水轮2上设有四道叶片槽10,叶片槽10均匀设在引水轮2的圆周。
具体实施时,泵体3上的进气孔6为螺纹孔。螺纹孔分别与循环泵相连接,通常采用 软管作为管道,软管用连接头旋入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容易加工;
2、结构紧凑,泵的转速较高,一般可与电动机直联或用皮带轮相联,无须减速装 置,故用小的结构尺寸,可以获得大的排气量,占地面积小,可直接与循环水泵安装在同一 个底座上;
3、压缩气体基本上是等温的,即压缩气体过程温度变化很小;
4、吸气均匀,工作平稳可靠,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引水轮2的转轴1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引水轮2的转轴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引水轮3、泵体4、轴承座5、轴承6、进气孔7、进油口8、 出气孔9、叶片10叶片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循环泵用的滑片式引水泵,包括泵体3,泵 体3内设有工作内腔,内腔内贯穿有转轴1,转轴1的一端通过皮带传送装置与电机相连接, 电机通过皮带传送装置能带动转轴1转动,转轴1中部设有引水轮2,引水轮2位于泵体3的内 腔,引水轮2上设有四道叶片槽10,叶片槽10均匀设在引水轮2的圆周,每道叶片槽10内设有 叶片9,叶片9与泵体3的内腔壁间设有间隙,叶片9能在叶片槽10内的幅向滑动,泵体3上设 有进气孔6、出气孔8和进油口7,泵体3上的进气孔6为螺纹孔,泵体3的左右端设有轴承座4, 转轴1与轴承座4间设有轴承5,轴承座4保证泵体3的工作内腔左右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市通联泵业成套有限公司,未经江山市通联泵业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9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环保水润滑单螺杆主机
- 下一篇:带导风圈的压缩机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