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壁扫出式出渣方式的榨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9588.6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6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19/02 | 分类号: | A47J19/02;A47J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壁 扫出式出渣 方式 榨汁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榨汁机,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壁扫出式出渣方式 的榨汁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慢速榨汁机工作原理是靠内部的一根螺旋杆以每分钟几十转的低速旋 转,对水果进行挤压、研磨,果汁透过滤网流出,果渣从排渣口排出,这种榨汁机的优点 在于:噪音低;榨比较脆的水果出汁率高,榨出的果渣很干,不浪费,对于叶菜类的出汁 率也能令人满意。
但目前这种榨汁机普遍的出渣结构都是在果汁收集杯的底部设置有有一个出渣口连 接出渣通道,出渣口下方有一个硅胶塞,果渣经由榨汁结构后从此处挤出,由于此种出渣 结构需要榨汁结构内存满果渣才能使最下端果渣从出渣口挤出,这样使用后榨汁结构内会 有果渣残余,不易清洗,还会使杯盖向上顶起难以打开,并且在进料较快内部压力较大时 还有可能将下方的硅胶塞挤出,导致漏汁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壁扫出式出渣方式的榨汁机,改向下挤出式出 渣为侧方向扫出式出渣,将出渣口放在榨汁结构的下端侧壁上,通过榨汁器旋转用榨汁器 侧方向的筋位将果渣扫出,这样随着榨汁机工作,果渣可以不断从出渣口扫出,不会在榨 汁结构内产生堆积,减少果渣在榨汁机中的参与量,提高了出渣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侧壁扫出式出渣方式的 榨汁机,包括:
机体,其内设置有驱动设备;
杯体,其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杯体底部中心向下开设有环形凹腔,所述环形凹腔 的侧壁开设有出渣口,所述杯体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汁口,所述环形凹腔上端开口的外 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外圈;
螺旋体,其设置在所述杯体中,所述螺旋体与所述驱动设备传动连接,所述螺旋体的 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扫渣筋位,所述扫渣筋位转动设置在所述环形凹腔中;
滤网组件,其包络设置在所述螺旋体的外周,所述滤网组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环形凹 腔上端的开口上;以及
杯盖,其设置在所述杯体上,所述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杯体连通的进料管。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端中心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环形凹腔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凸台, 所述第一凸台中心设置有第二轴孔,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连接所述驱动设 备和所述螺旋体。
优选的,所述杯体具体包括:
底部,其倾斜设置,所述底部向上延伸形成一环形杯体侧壁;
环形凹腔,其向下开设在所述底部的中心;
出渣口,其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底部的斜坡上,所述出渣口与所述环形凹腔侧壁底端 连通;
出汁口,其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底部倾斜底端上,所述出汁口穿过所述杯体底部的倾 斜底端与杯体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端设置有倾斜的环形杯座,所述杯座的倾斜底端设置有第一卡位, 所述杯座的斜坡端设置有第二卡位,所述杯体底部配合设置在所述杯座上,所述出汁口卡 设在所述第一卡位中,所述出渣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卡位上。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腔上端开口的外周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外 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外圈,所述外圈与杯体底部和侧壁形成环形排汁通道。
优选的,所述排汁通道底部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出汁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螺旋体的中心轴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驱动设备连接,所述螺旋体的下 端设置有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外周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扫渣筋位,所述环形部连同扫渣 筋位配合设置在所述环形凹腔内。
优选的,所述滤网组件包括:
环形基座,其固定在所述第二凸台上;
滤网夹,其为镂空型的筒体结构,所述滤网夹上开口大于下开口,所述滤网夹其安装 在所述基座上;以及
滤网,其安装在所述滤网夹的内侧壁上,所述滤网包络设置在所述螺旋体的外周,所 述滤网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环形凹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上端设置有卡座,所述杯盖的底部设置有卡扣,所述杯盖扣合盖 设在所述杯体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上开口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底部与所述进料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9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热不粘锅
- 下一篇:一种立体图案效果的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