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束人工韧带及其植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9613.0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5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霍红亚;赖卫国;孙赟辉;陈波;逄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8 | 分类号: | A61F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韧带 及其 植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韧带重建的医疗器械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束 人工韧带及其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以下简称ACL)是维持膝关节稳 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膝关节的稳定性包括前后向稳定性、内外翻稳定性和旋 转稳定性。自然解剖显示ACL含有2条单独的束,根据它们在胫骨足迹上的 止点的位置,分别称为前内(anteromedial,以下简称AM)束和后外 (posterolateral,以下简称PL)束。AM和PL在宽度,长度和插入区域上有所 不同。其中,AM在胫骨止点位置是前和内,在股骨止点是上和后;AM在屈 伸时紧张,主要功能是限制胫骨前移。PL在胫骨止点是后和外,在股骨止点是 下和前;PL在伸直时紧张,主要功能是限制旋转。AM一般直径8-10mm,长 度最长33mm;PL直径5-8mm,长度比AM短。
目前ACL重建方法主要是传统的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其中传统的单束 重建移植物包括自体、同种异体韧带和人工韧带,而双束重建移植物只有自体 和同种异体韧带。其中,传统的单束重建ACL技术实际上主要是重建ACL的 前内束,即主要是恢复了膝关节的前后方向稳定性,但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并 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因而,有接近14-30%的病人术后出现轴移实验阳性(即 膝关节旋转不稳定),有接近10-30%的病人术后抱怨持久的关节不稳。而双束 重建可有效解决上述单束重建中出现的不足和弊端,是同时重建ACL的前内 束AM和后外束PL两部分,从而同时恢复膝关节的前后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 基本替代了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功能。所以,解剖双束重建ACL具有更加 优良的长期临床效果。
双束重建相对于单束重建的优势有:1、双束重建更加接近前交叉韧带的 自然解剖形态,理论上可更好的恢复前交叉韧带的生理功能;2、双束重建增 加了移植物与骨道的接触面积,促进移植物与骨道的愈合;3、双束重建的前 交叉韧带共同分担膝关节应力负荷,避免韧带断裂,提高手术成功率;4、双 束重建后,移植物的总体直径增加,移植物的初始强度较高,可避免移植物在 韧带化过程中的因强度丢失而导致移植物断裂。
但由于现有双束重建的移植物仅限于自体、同种异体韧带,也存在诸如自 体移植物可能导致取材部位的组织缺损,且人体组织供应有限;同时异体移植 物有排异反应,质量控制困难,传播疾病等风险,适应时间长等不足。因此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设计一款人工的双束韧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束人工韧带,能够更好的达到原有前交叉 韧带的生理功能,避免现有组织缺损而造成的人体组织供应问题。同时有效控 制质量问题,降低医疗风险,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束人工韧带,包括柔性的长条状本体,所述长条状本体包括用于与 胫骨连接的第一段本体和第二段本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段本体和所述第二段 本体的第三段本体,所述第三段本体用于与股骨连接。
本技术方案将柔性的长条状本体作为前交叉韧带,利用长条状本体自身的 柔性达到前交叉韧带的韧性功能。同时将长条状本体设置成由第一段本体和第 二段本体,以及连接两段本体的第三段本体,通过第三段本体使一长条状本体 形成双束,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提高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和后外束的 拉伸韧度。
优选地,所述长条状本体的长度在25mm~40mm之间。
将长条状本体的长度设置在25mm~40mm之间主要是根据自然前交叉韧带 的长度需求而设定,使人工制作的前交叉韧带更符合实际需求,且提高患者的 舒适度。
在上述技术上进行的改进,所述长条状本体由线编织而成的柱状体,其表 面形成有多个网孔,所述线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或聚乙烯材料制成。
韧带的功能为加强关节,维护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并限制其超越生理范 围的活动。当遭受暴力,产生非生理性活动,韧带被牵拉而超过其耐受力时, 即会发生损伤。因此,重建的前交叉韧带需保持原来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同时 还需保持一定的弹性,所以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线,或聚乙烯材 料制成的线编织构成的柱状的长条状本体,以及通过编制形成的表面多个网 孔,使稳定性高,透气效果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9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