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9724.1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9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登光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83;F21V29/74;F21V29/89;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灯具被动散热技术中,大部分对热的自然对流的利用不够充 分,或者在热对流的方向上没有形成很好的通路,从而影响到散热效果。传统 的LED散热器如中国公开号102661594A所示的LED散热器,虽然利用了空 气受热上升对流的原理,但是其光源置于散热器的底部,仅留一个小孔进行热 对流散热,因此热对流散热的通路小,散热效果差,散热器存在受热不均匀、 两端温差大、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该散热器的散热片置于散热器本体的外侧, 一方面影响了外观,另一方面置于外侧的散热片容易堆积灰尘,影响散热器的 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换热管来对灯具进行散热, 换热管能够对热量及时的吸收,并通过换热管与散热器本体的热交换来保证散 热效果,从而保证了LED灯的散热效果,也有利于提高LED组件的使用寿命,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设置有空隙,便于空气在各个散热组件之间流动, 提高了散热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为一个圆形筒状空气流动慢,散热 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ED灯,其包括安装盘,安装盘的一侧面设置有LED组件,安装盘上 还设置有反射碗,LED组件位于反射碗的中心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盘上 呈圆周状至少设置有两个散热组件,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弧形的散热器本体, 散热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组件,散热器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安装部, 安装部内设置有换热管,安装盘上设置有安装槽,换热管嵌入安装槽内,所述 的散热组件的尾部还设置有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换热管来对LED灯的热量进行吸收,换热管具有较好的吸 热效果,使灯具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的传递到散热器本体上,从而提高了灯具 的散热效果,也有利于提高LED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换热器与散热器本体 的接触面积大,能够使热量快速的通过散热器本体扩散出去,保证了散热效果, 且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管与灯具接触,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的相邻的散热组件之间设置有空隙,设置的空隙便于空气在各个散热 组件之间流动,现有技术中的筒状散热器一端密封,无法实现空气在筒状散热 器内部的流动,散热效果低下,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空气在各个散热 组件之间的流动,提高了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所述的散热鳍片组件,包括与散热器本体垂直连接的散热体,散热体的两 侧对称设置有散热分体。
所述的安装盘和散热组件均采用铝质材料制成,铝质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 性,提高了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换热管来对LED灯的热量进行吸收,换热管具有较好的 吸热效果,使灯具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的传递到散热器本体上,从而提高了灯 具的散热效果,也有利于提高LED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换热器与散热器本 体的接触面积大,能够使热量快速的通过散热器本体扩散出去,保证了散热效 果,且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管与灯具接触,提高换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空隙便于空气在各个散热组件之间流动,现有技术中的筒 状散热器一端密封,无法实现空气在筒状散热器内部的流动,散热效果低下,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空气在各个散热组件之间的流动,提高了散热组 件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安装盘,11为安装槽,2为散热组件,3为空隙,4为反射碗,5 为LED组件,21为换热管,22为散热器本体,23为安装部,24为散热体,25 为散热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登光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亚登光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9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