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装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9855.X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2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象联合空间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A47B96/20;E06B3/7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装饰板。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建筑用门板、家具柜用板或者装饰装潢用板,都是采用木质 板,其主要材料是实木或者中密度板等,现有的板材的结构一般都比较单一, 在用作装饰或者装潢时隔音效果较差,而用作家具柜时不具有除湿的效果,长 期处于高湿度下的板材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减少。此外,现有的装饰板在拼接时 一般都是采用卡槽及凸起的连接方式,该种方式的连接结构强度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可隔音除湿的 室内装饰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室内装 饰板,包括基板层、消音层、除湿层及装饰层,所述消音层、除湿层及装饰层 依次设置在基板层的一侧,所述装饰层沿厚度方向开设若干气孔,且所述若干 气孔穿透所述装饰层,所述基板的端面上开设锥形连接孔,所述锥形连接孔外 部的直径外大于内部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层的材质为竹碳粉。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气孔为阵列排布在装饰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层的材质为木质基材、竹质基材、石质基材、金属基 材、塑胶基材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室内装饰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基 板层、消音层、除湿层及装饰层,其中装饰层沿厚度方向开设若干气孔且所述 若干气孔穿透装饰层,该结构使得室内的声音在遇到开设有气孔的装饰层后, 因装饰层表面开设小孔(不光滑),反射的声音会大大减少,而进一步穿过装饰 层的噪音会通过除湿层而最终被消音层吸收,大大减少了室内回音。另外,该 气孔直接连通至除湿层,室内的湿气或烟气(异味)等会通过气孔而被除湿层 吸收,板材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延长。
此外,在基板层的端面开设锥形连接孔,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凸起及插槽, 板材之间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装饰板的结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基板层;2、消音层;3、除湿层;4、装饰层;41、气孔;5、锥形连接 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 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层1、消音层2、除湿 层3及装饰层4,基板层1的端面开设锥形连接孔5用于装饰板之间的连接,装 饰层4沿厚度方向开设若干气孔41,且所述若干气孔41穿透所述装饰层4,本 实用新型大大增强了装饰板的连接强度,同时可隔音除湿。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室内装饰板,包括基板层1、消音层2、除湿层3 及装饰层4,所述消音层2、除湿层3及装饰层4依次设置在基板层1的一侧, 所述装饰层4沿厚度方向开设若干气孔41,且所述若干气孔41穿透所述装饰层 4,所述基板层的端面上开设锥形连接孔5,所述锥形连接孔5外部的直径外大 于内部的直径。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室内装饰板, 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板层1、消音层2、除湿层3及装饰层4,其中装饰层4沿厚 度方向开设若干气孔41且所述若干气孔41穿透装饰层4,该结构使得室内的声 音在遇到开设有气孔41的装饰层4后,因装饰层4表面开设小孔(不光滑), 反射的声音会大大减少,而进一步穿过装饰层4的噪音会通过除湿层3而最终 被消音层2吸收,大大减少了室内回音。另外,该气孔41直接连通至除湿层3, 室内的湿气或烟气(异味)等会通过气孔41而被除湿层3吸收,板材的使用寿 命会大大延长。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层3的材质为竹碳粉。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气孔41为阵列排布在装饰层4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达到基本的除湿隔音功能的基础上更具观赏性,美观 度大大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层1的材质为木质基材、竹质基材、石质基材、金属 基材、塑胶基材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象联合空间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象联合空间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9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