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伺服电机的转子结构及伺服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9997.6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洪岳;舒伟方;卓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电机 转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领域技术,具体地,涉及伺服电机的转子结构及伺服 电机。
背景技术
转子作为电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转子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机的整体性能。 目前,现有伺服电机技术中的转子结构有两种: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轴、转子铁芯、 磁钢片;另一种转子结构在第一种转子结构的基础上加了磁钢保护装置。
对于第一种转子结构,磁钢贴附在转子铁芯的外表面,安装时不易定位,费工 费时,造成产品的制造成本高,对于中高速电机来说,磁钢受到很大离心力作用易 导致磁钢飞离转子,造成电机的损坏,无法保障电机产品的成品率;
对于第二种转子结构,通过添加某些装置固定贴附在转子铁芯外侧的磁钢,保 护装置不仅占用定子和转子间的气隙空间,限制了电机的高速范围,而且浪费材料, 导致材料成本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的转子结构及 伺服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伺服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转子轴、 磁钢;
转子铁芯安装于转子轴;
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壁面和内壁面间设置有沿周向均布的容置凹槽对;
所述容置凹槽对由两个容置凹槽构成,所述两个容置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两个互 为相反极性的磁钢。
优选地,容置凹槽的槽壁形成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磁钢卡在第一限位块 与第二限位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两个容置凹槽之间设置有隔磁桥,所述两个容置凹槽关于隔磁桥 对称布置。
优选地,所述两个互为相反极性的磁钢形成磁对极,磁对极外侧的转子铁芯的 外圆弧面中心与转子轴的中心存在中心距。
优选地,两个容置凹槽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0.5mm。
优选地,所述两个互为相反极性的磁钢,以转子轴中心为圆心均布在转子铁芯 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伺服电机,包括上述的伺服电机的转子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磁钢安装精度高,磁钢两侧及前后端均有挡边,可避免因离 心力磁钢飞离的危险,保障电机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隔磁桥的优化,减小磁对极间的漏磁,提高电机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转子外表面与定子内圆弧面的不同心使得磁钢与定子内 圆形成不等间隙,降低电机齿槽转矩,从而减小因齿槽转矩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 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子铁芯结构图。
图中:
1-转子铁芯
2-转子轴
3-磁钢
4-外壁面
5-内壁面
6-容置凹槽
7-第一限位块
8-第二限位块
9-隔磁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 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伺服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转子轴、磁钢;
转子铁芯安装于转子轴;
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壁面和内壁面间设置有沿周向均布的容置凹槽对;
所述容置凹槽对由两个容置凹槽构成,所述两个容置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两个互为相 反极性的磁钢。
优选地,容置凹槽的槽壁形成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磁钢卡在第一限位块与第 二限位块之间,提高了安装精度。
优选地,所述两个容置凹槽之间设置有隔磁桥,所述两个容置凹槽关于隔磁桥对称 布置。
优选地,所述两个互为相反极性的磁钢形成磁对极,磁对极外侧的转子铁芯的外圆 弧面中心与转子轴的中心存在中心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新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9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