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式马蹄足矫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1119.7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5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元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元清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望***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马蹄 矫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动态式马蹄足矫形器。
背景技术
马蹄足畸形的治疗方法分手术治疗、手法扳正后石膏固定矫形、外固定器具矫形、 康复训练等方法。各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手术治疗:主要是松懈紧张过短的肌肉,然后石膏固定,该方法虽然效果明显,但 创伤大,长时间石膏固定难受,而且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复发;还有一种手术方法就是用环形 外固定器进行矫正,需用钢针穿过人体肌肉和骨骼,与外环相连接,每日对足部进行外展背 曲微调,经过约三到六个月的循序渐进矫形调整,逐步矫正畸形,再以外固定支架固定巩固 矫正效果,该方法矫正效果最佳,但创大,患者长期配戴固定架十分痛苦,且长时间不能下 地行走,更不能上学,且治疗费用昂贵,一般在十万元左右,此法多用于手术不能扳正者。
手法扳正后石膏固定法:主要针对能手法扳正的患者,但长期的石膏固定使患者 非常的痛苦难受,且石膏只能将足部固定在某一固定的角度或位置,而人的足踝实际上是 需要经常运动的,同时,石膏的固定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和足部各关节的发育。外固定器具的 矫形有一定的效果,但特别是在足与腿交界的绑得过紧的固定带会使患者感觉压迫难受, 更影响血液循环,而带子绑得太松又无固定矫形效果。康复训练主要针对3-6个月婴幼儿轻 微马蹄足的康复训练,效果不是很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安全、舒适、经济、无 创伤、无痛苦的动态式马蹄足矫形器。
动态式马蹄足矫形器,由固定托帮、控制器、气囊带、气囊袋及气管组成,所述固定 托帮穿戴在人体小腿及脚部上,固定托帮的上部通过固定带与小腿固定,固定托帮的踝部 通过设有自粘扣的气囊带与脚踝固定,固定托帮的底部设有气囊袋;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固 定托帮的上部,控制器通过气管与气囊带、气囊袋相连通;所述固定托帮与足部之间设有与 固定托帮铰接的活动托帮,所述气囊袋处于固定托帮与活动托帮之间;所述气囊充气与放 气时间可以通过控制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自动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托帮与脚踝之间设有托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托帮的跟部转角为95°~115°,所述气囊袋充气满气后可将活 动托帮向上旋转5°~25°。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托帮的跟部转角为105°,所述气囊袋充气满气后可将活动托 帮向上旋转15°。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带与气囊袋充气与放气周期设置为5~10分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对于术后复发或术后需巩固疗效的患者适用,解决了传统马蹄足矩 形器脚踝处固定带对脚的压迫损失影响血液循环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睡眠时做定时循环背伸运动,更有效矫正马蹄内翻足或马蹄 足内翻足的辅助治疗,且不影响睡眠;
3.通过控制器和气管使气囊带和气囊袋循环地做充气和放气工作,使脚掌前外侧 做不断地做背伸运动;循序渐进地拉伸紧张或发育较迟缓的肌肉,将足部向外展背屈方向 自动、逐步、间隙性的推进,达到矫正的目的;
4.儿童的生长发育主要是在夜间,其夜间生长的速度是白天的4-5倍,而晚间睡眠 时使用结合了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效果明显;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人无法通宵用手扳正和无法长时间每 天按时按量循序渐进实施手法扳正的难题,节省人力,而且,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儿童生长 发育与动态结合矫正的需要,安全,舒适,经济,无创伤,无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前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11、小腿,12、脚踝,13、足部,211、固定托帮,212、控制器,213、固定带, 221、气囊带,222、自粘扣,231、活动托帮,232、托片,31、气囊袋,32、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元清,未经黄元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1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