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叉星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2608.4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吴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宏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214023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叉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引流管,尤其是一种三叉星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引流管引流效果为临床普遍接受的应属十字型引流管,但是字型引流管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名为临床医师观察到并提出更高要求。
十字型引流管的管腔用于引流的头部被分隔成四个引流腔道,在相同的引流外径下,引流腔道越大越好,但外形最好保留稳定的圆管状外形,四个引流腔道并不是最佳选择。
十字型引流管的引流口为狭窄的长条形,虽然解决了引流部位的组织(主要是大网膜)通过引流孔钻进引流管导致拔管使损伤的风险,同时较长的引流口增加了引流范围,但狭窄细长的引流开口只能对液态物质引流,稍稍成形的血块、食物或粪便残渣、手术部位脱落的组织碎屑均难以被引流出。
十字型引流管虽然引流口为开放性凹槽,较少发生引流周围组织的嵌卡,但拔管时也有一定阻力,可能对拔管周围组织照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叉星引流管,能对颗粒状固体物有效引流,拔出时阻力小,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三叉星引流管,包括依次连接为一体的三叉星型三凹槽侧吸式引流管段和三叉星型三腔道引流管段。所述三叉星型三凹槽侧吸式引流管段及三叉星型三腔道引流管段内均设置三个支撑轴,所述三个支撑轴在所述三叉星型三凹槽侧吸式引流管段及三叉星型三腔道引流管段的中心位置汇聚。所述三叉星型三凹槽侧吸式引流管段在三支撑轴的开放侧分别设置类圆弧型吸引外壁,相邻两支撑轴上设置的类圆弧型吸引外壁边缘之间断离不相连接形成侧吸式引流口,相邻两支撑轴及两类圆弧型吸引外壁间形成侧吸式引流凹槽。所述三叉星型三腔道引流管段被三个支撑轴分割成三个互相隔离的分支引流腔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侧吸式引流凹槽连通。
所述形成侧吸式引流口的两相邻的类圆弧型吸引外壁边缘设置为若干个凸出部和凹陷部依次交替排列的波纹形边缘。所述两相邻的波纹形边缘的凸出部对应凸出部且凹陷部对应凹陷部,两对应凸出部之间间距小于两对应凹陷部之间间距,使侧吸式引流口形成狭窄裂隙与宽大裂口交替排列的结构。
所述三叉星型三凹槽侧吸式引流管段的外侧壁及三个侧吸式引流凹槽内侧壁均涂设亲水涂层。
所述三叉星型三腔道引流管段内的分支引流腔内侧壁及临近三叉星型三凹槽侧吸式引流管段的前半部外侧壁均涂设亲水涂层。
所述三叉星型三凹槽侧吸式引流管段以中心轴为中轴线做螺旋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三叉星型的结构最大程度增加了引流腔的面积;波纹口型引流口设计能对碎血块、食物或粪便残渣、手术部位脱落的组织碎屑进行引流清理;亲水涂层的设置最大限度减少引流周围组织和引流管的摩擦力,减少拔管损伤,同时,减少了引流时引流物和引流腔的摩擦力,使引流物更容易被引流出伤口,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叉星型三凹槽侧吸式引流管段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叉星型三腔道引流管段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侧表面以其中一条侧吸式引流口为中线展开后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做螺旋处理后示意图。
标记说明:1-三叉星型三凹槽侧吸式引流管段、2-三叉星型三腔道引流管段、3-支撑轴、4-类圆弧型吸引外壁、5-侧吸式引流口、6-侧吸式引流凹槽及7-分支引流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宏,未经高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2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疾病的多功能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