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松散地层隧道长管棚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3153.8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4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任霄;任高峰;王锋;王涛;朱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B7/04;E21B15/00;E21B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40006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散 地层 隧道 长管棚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超前支护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松散 地层隧道长管棚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管棚超前支护是将一组钢管(即管棚管)沿隧道的开挖轮廓线外侧己 钻好的钻孔打入地层内,并与钢拱架组合形成强大的棚架预支护加固体 系,用以支承来自于管棚上部围岩的荷载,并通过注浆孔加压向地层中注 浆,以加固软弱破碎的地层,提高地层的自稳能力。目前,在隧道工程施 工中,管棚施工主要采用的是引孔顶入法施工,具体先在隧道开挖轮廓线 外利用钻机钻好钻孔,然后将管棚顶入已钻好的钻孔内,最后进行注浆稳 固。松散地层的结构松散,胶结性弱,稳定性差,如极度风化破碎已失岩 性的松散体、漂卵石地层、砂夹砾石和含有少量粘土的土壤以及无胶结松 散的干沙等。采用引孔顶入法进行松散地层长管棚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对 大于25m的长管棚进行施工时,存在施工工序较多、工序衔接复杂、施工 工期较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一种松散地层隧道长管棚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 使用效果好,所采用的管棚管结构设计合理且管节接续方便,能简便、快 速完成松散地层隧道长管棚施工过程,施工成型的长管棚支护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松散地层隧 道长管棚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施工隧道的掌子面进行封堵的 混凝土喷射层、位于所施工隧道拱部的拱墙、多个均预埋在拱墙内且对所 施工长管棚的多根管棚管分别进行导向的导向管、搭设在混凝土喷射层后 侧的支撑架、将管棚管由前至后顶入所述掌子面前方地层内的钻机和安装 在支撑架上且供钻机安装的钻机工作平台,所述拱墙为钢筋混凝土墙体且 其位于所施工隧道的掌子面后侧,所述钻机工作平台位于拱墙后侧,所述 混凝土喷射层的层厚为15cm~20cm;多根所述管棚管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且其外插角均为1°~3°;每根所述管棚管均分为前侧开孔段和位于所述 前侧开孔段后侧的后端封闭段,所述后端封闭段的长度为120cm~300cm; 所述前侧开孔段上开有多个注浆孔,多个所述注浆孔呈梅花形布设;多个 所述注浆孔均为圆孔且其孔径均相同,所述注浆孔的孔径为Φ6mm~Φ 8mm;多个所述注浆孔呈均匀布设,且相邻两个所述注浆孔之间的间距为 90mm~110mm;所述管棚管的外径为Φ108mm,所述管棚管的长度大于25m 且其由多个钢管管节从前至后拼接而成,每个所述钢管管节的长度为1m~ 6m,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钢管管节之间以螺纹方式进行连接;多个所述钢管 管节中位于最后侧的钢管管节为后端管节,所述后端封闭段为所述后端管 节的后侧节段;多个所述钢管管节中位于最前侧的钢管管节为前端管节, 所述前端管节的前端为圆锥形封闭端;所述钻机的钻进驱动机构与钢管管 节的后端之间通过连接接头进行连接。
上述一种松散地层隧道长管棚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为扣 件式钢管支架。
上述一种松散地层隧道长管棚施工结构,其特征是:多个所述钢管管 节中位于所述前端管节和所述后端管节之间的钢管管节均为中间管节,所 述后端管节和每个所述中间管节的前端均设置有螺纹连接接头,所述前端 管节和每个所述中间管节的后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螺纹连接接头的 内螺纹连接段。
上述一种松散地层隧道长管棚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纹连接接 头和所述内螺纹连接段的长度均为7cm~10cm。
上述一种松散地层隧道长管棚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端管节或 所述后端管节的长度为1m,且长度为1m的钢管管节为短节钢管,每根所 述管棚管中除所述短节钢管之外的钢管管节均为长节钢管,所述长节钢管 的长度为3m~6m。
上述一种松散地层隧道长管棚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每根所述管棚管 中所有长节钢管的长度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施工成本较低。
2、所采用的管棚管结构设计合理,该管棚管分为前侧开孔段和后端 封闭段,后端封闭段的长度为120cm~300cm,并且前侧开孔段上注浆孔的 孔径与间距设计合理,这样能克服因管棚管后端开孔造成的浆液先充填近 端、阻断排气通道并使管棚远端与顶部存在空气包、注浆不能饱满的问题, 并且能满足松散地层隧道管棚支护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3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