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托辊支架垫块折弯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4079.1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5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祖红;项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1 | 分类号: | B21D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1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垫块 折弯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托辊支架垫块的折弯工装。
背景技术
托辊支架垫块,如图1所示,由一个底板2、两个侧板1和两个围板3构成, 底板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侧板1的一端垂直连接,两个侧板1同向设置,两个 侧板1的另一端均垂直连接一个围板3,两个围板3相向设置。现有技术中在加 工该托辊支架垫块时,先将一块钢板利用折弯机折弯两端,形成底板2和其两 端的侧板1,但由于折弯机自身冲头的局限,两端的侧板1无法再向内侧折弯, 此时,两个围板3再通过焊接与侧板1垂直连接,焊接后,对焊接缝进行磨光。 所以上述工序在加工托辊支架垫块时,工作量较大且产品外观质量欠缺。为了 克服上述加工过程中的不足,现提供一种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加工托辊支架垫块的折弯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托辊支架垫块折弯工装,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下部具有折弯头,上部具有 槽口连接头,下模上侧表面开设有折弯槽,折弯槽与折弯头对中,所述的上模 中部开设有不少于一个的方形通孔。
所述的方形通孔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模中部开设有方形通孔,适应 了条形钢折弯后的形状变化,连续折弯后,便于取出托辊支架垫块,解决了现 有折弯机不能直接加工托辊支架垫块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 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托辊支架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辊支架垫块折弯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托辊支架垫块折弯处示意图;
图4为托辊支架垫块取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托辊支架垫块折弯工装,参见图2,包括上模11和下模13,上模11的下部 为90度的折弯头16,上部为槽口连接头15,上模11的中部开设有两个方形通 孔12。下模13上侧表面开设有呈90度的折弯槽14。
工作方式:上模11的槽口连接头15安装固定在折弯机的冲头上,下模13 的折弯槽14与上模11的折弯头16对中。通过本工装加工托辊支架垫块时,仅 需尺寸量好的条形钢20,参见图3,条形钢20的第一折弯线21对中放置在下 模13的折弯槽14上,折弯机带动折弯头16沿第一折弯线21折弯,然后取出, 对中第二折弯线22,再次折弯后,形成图3所示托辊支架垫块的左端,此时该 端的折弯部分(即图1中围板3)伸入方形通孔12内;翻转条形钢20另一端继 续对第三折弯线23、第四折弯线24按上述步骤折弯,折弯后,形成托辊支架垫 块,按如图4所示取出托辊支架垫块。
参见图1,本工装上模11的厚度小于两个围板3之间的距离,便于取出成型 后的托辊支架垫块;方形通孔12下边沿距离折弯头16的距离小于侧板1的高 度;方形通孔12上边沿距离折弯头16的距离大于侧板1的高度。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4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