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无线冲击振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5055.8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2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勇;刘健;张东;宫智;冯超;孟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无线 冲击 振动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运输监控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载无线冲击振 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运输是国民生产中重要的环节。包装后的货物在物流 运输环节中经常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货物损坏。现有的物流监控仪, 其主要功能为通过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于XYZ三个轴向上冲 击值的数据采集,还可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现环境的温湿度记录。
现有的物流监控仪均为放置于货物的包装箱内,监控仪所采集到 的货物所受震动、冲击、温湿度等数值大都需要在完成物流运输环节 后,输出至计算机进行查看,或者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计算机进 行查看。本申请人之前研发的一种多点检测的车载式物流监控系统, 将检测终端设置于货物包装内,将控制终端设置于司机室,震动冲击 值及温湿度数据直接通过控制终端显示,实现在运输过程中,将震动、 冲击、温湿度等检测信号进行显示,便于司机在驾驶室内进行查看, 并进行报警的物流监控装置。
但是,上述多点检测的车载式物流监控系统适用于货车等运输, 当采用火车运输时,由于其存在距离远,车厢数量众多的问题,众多 的检测终端与控制终端若采用原有的有线连接方式,则会造成成本高, 安装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在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终 端与控制终端通过Zigbee组网,使多组检测终端与控制终端实现通 讯连接,从而实现多节点物流监控数据实时显示的车载无线冲击振动 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载无线冲击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显 示终端及多个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显示终端包括数 据处理单元及显示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连接Zigbee接收转换模块; 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包括冲击震动检测板及安装于其上的冲击震 动传感器、温湿度板及安装于其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开关检测板及安 装于其上的开关检测传感器及Zigbee模块,多个无线冲击振动检测 模块与数据处理显示终端形成Zigbee传输网络,冲击震动检测板、 温湿度板及开关检测板通过Zigbee传输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 显示终端。
而且,所述的多个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火车不同车 厢内的多组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当一组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与 另一组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距离较远时,在其之间的车厢内放置一 台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作为中继模块。
而且,所述的数据处理显示终端为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车载无线冲击振动检测系统,多个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 与数据处理显示终端形成Zigbee传输网络,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 将温湿度数据、冲击振动数据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显示终端,实现对 火车车厢内货物的多点监测。
2、本车载无线冲击振动检测系统,由于ZigBee网络具有自动组 网与路由功能,当通讯距离较远时可以通过在适当的距离放置任意一 台“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进行中继通讯,从而适用于火车作为运 输工具时的物流监测。
3、本车载无线冲击振动检测系统,设计合理,检测终端与控制 终端通过Zigbee组网,使多组检测终端与控制终端实现通讯连接, 从而实现多节点物流监控数据实时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 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车载无线冲击振动检测系统,其包括数据处理显示终端及多 个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显示终端包括数据处理单元 及显示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连接Zigbee接收转换模块;无线冲击振 动检测模块包括冲击震动检测板及安装于其上的冲击震动传感器、温 湿度板及安装于其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开关检测板及安装于其上的开 关检测传感器及Zigbee模块,多个无线冲击振动检测模块与数据处 理显示终端形成Zigbee传输网络,冲击震动检测板、温湿度板及开 关检测板通过Zigbee传输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显示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未经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5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体式电路板红外中转系统
- 下一篇:商用空调无线通信系统用无线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