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送纸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036.9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光 |
主分类号: | B65H5/08 | 分类号: | B65H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100 河北省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机械领域,为一种用于印刷机械的瓦楞纸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刷机械的瓦楞纸输送机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上给纸送纸机构,第二种是前沿下给纸送纸机构,第三种是后沿下给纸送纸机构。这三种机构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输送器把纸张送到接纸辊上,再通过输纸板将纸送至前规和侧规定位,完成纸张输送。这三种送纸机构的不足是:倘若瓦楞纸变形,变形后瓦楞纸在输纸板上不能顺利通过,造成纸张不到位,频繁停机,使整机无法正常工作。下给纸送纸机构还有两个缺点,一是瓦楞纸通过接纸辊时,瓦楞被压缩,导致瓦楞的强度降低;二是瓦楞纸从纸堆的底部被抽出,造成瓦楞纸表面的划伤;三是裱贴的瓦楞纸不容易输送,裱纸被前挡规或侧规撞弯,降低模切精度。申请人在2014年通过专利201420149319.6公开了一种送纸机构,现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机械的送纸机构,此机构不会因瓦楞纸变形、裱纸太软造成输送不到位,同时避免在送纸过程中瓦楞被压缩变形、瓦楞纸表面被划伤、裱纸被撞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送纸机构,包括牙排3,支架4,包括初送纸部分和精送纸部分;所述的初送纸部分包括一套初送纸伺服机构带动若干吸嘴一113向牙排3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精送纸部分包括精送吸纸机构、操作面定位机构21、传动面定位机构22和侧规定位机构23;所述的精送吸纸机构包括吸嘴架202,其上安装若干吸嘴二201;所述的操作面定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210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一211带动固定座一212向所述的牙排3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传动面定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二220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二221带动固定座二222向所述的牙排3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侧规定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三230通过滚珠丝杠机构231带动主动滑块232横向位移,与所述的主动滑块相配合的滑轨固定在固定座一212上,与从动滑块233相配合的滑轨固定在固定座二222上,所述的主动滑块和从动滑块分别通过转轴一213和转轴二223连接所述的吸嘴架。
所述的初送纸伺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四110连接同步带传动机构111,吸嘴安装架112固定在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的同步带上,所述的吸嘴一113安装在吸嘴安装架112上。
所述的吸嘴架202上开孔203,所述的吸嘴二201从孔中伸出并将纸5吸向吸嘴架。
所述的操作面定位机构21包括操作面前规检测开关214和操作面侧规检测开关215。
所述的传动面定位机构22包括传动面前规检测开关224和传动面侧规检测开关225。
所述的吸嘴一113和吸嘴二201的吸力方向相对。
所述的吸嘴架202为长条形,在吸嘴架的行程周边设有托纸板24。
在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从动吸嘴滑轨41,一从动吸嘴架42与其滑动安装配合,所述的从动吸嘴架42上安装若干吸嘴三121,且位于吸嘴一的后方。
在所述的吸嘴三121下方设有挡纸板122、压纸球123和分纸片124。
本实用新型瓦楞纸送纸机构无输纸板,利用吸纸嘴上提、分离、伺服系统按指令带动柔性同步带、把纸张准确送到初送位置,纸张由精送吸纸嘴接替通过操作面定位、传动面定位、侧规定位机构由伺服系统准确送到位,实现纸张在X、Y方向及Z轴的旋转,三轴联动,完成左、右前规及侧规的精确定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纸嘴吸纸,光电开关检测纸边,伺服系统送纸,送纸过程不受瓦楞纸的变型及裱纸层薄、软的影响,解决了因瓦楞纸变形造成的输纸不到位、裱纸层被机械前规、机械侧规撞弯导致模切精度差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吸纸嘴吸取最上层的瓦楞纸,避免了因瓦楞纸之间或瓦楞纸与传送轴之间因摩擦造成的瓦楞纸表面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不包含从动吸嘴支架)。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包含从动吸嘴支架)。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初送纸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从下方视角展示的设备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精送纸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操作面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传动面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侧规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示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光,未经刘俊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