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多功能水貂产仔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9103.0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1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易联兵;袁远才;张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济泰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3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多功能 水貂 产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多功能水貂产仔盘。
背景技术
水貂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目前养殖者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即:使用海杂鱼、禽类分割的副产品(鸡鸭壳、肝、肠等)、鸡蛋和膨化玉米制作成鲜食饲养水貂,母貂的哺乳期和幼貂的保育期,普遍使用一种由注塑工艺制作的水貂产仔盘,这种产仔盘无法承担颗粒饲料养殖模式对幼貂补饲颗粒代乳料的需求。生产实践中我们用老式产仔盘进行补饲颗粒代乳料时,发现有以下缺陷:一是颗粒状代乳料无存料处所,被幼貂扒得产仔窝内到处都是,多余的代乳料都从保育室的通气孔漏出去积在窝内,易变质,浪费性大,而且不卫生,易引起仔貂腹泻;二是补饲颗粒代乳料时无法补水,造成幼貂生长速度慢,老式产仔盘无法承担补料和补水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解决幼仔貂需要开口补饲,但幼仔貂又无法自行爬出小室外觅食的问题,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便于饲喂幼崽的改良的多功能水貂产仔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多功能水貂产仔盘,包括矩形的盘体,盘体的一侧设有内凹的产仔窝,另一侧设有矩形的补料槽和近似梯形的补水槽,补水槽的顶部低于产仔窝和补料槽的顶部,补水槽靠近边角的一侧设有泄水沟,下方设有隔断。
优选的,所述补料槽与补水槽之间保持不小于30mm,补料槽顶部高于补水槽顶部8mm。
优选的,补料槽顶部与平台平齐,大小105mm×50mm,深度为25mm,补水槽的长105mm,最宽处75mm,最窄处35mm,深度为16mm。
优选的,补水槽的顶部低于平台顶部8mm,泄水沟的深度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空间利用率提高,向补料槽中添加水貂颗粒代乳料供幼貂采食,同时在补水槽添加适量的饮水,既可补食,又可补水,有效解决母貂泌乳后期奶水不足和幼貂快速生长发育产生的营养供需矛盾,同步解决幼貂采食颗粒代乳料之后饮水供应不足的问题。本方案不增加工艺制作难度,也不增加补饲时操作难度,对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殖水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产仔窝,2.补水槽,3.盘体,4.补料槽,5.泄水沟,51.隔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水貂产仔盘进行改良,位于盘体3的一侧设有内凹的产仔窝1,而在另一侧闲置的空间上分别设置有补料槽4和补水槽2,补料槽4为矩形凹槽结构,顶部与盘体3的平台齐平。补水槽2为一条边沿产仔窝1的边缘设置、近似梯形的凹槽结构,补水槽2的顶部低于盘体的平台,靠近边角的位置设有泄水沟5,让多余的水通过泄水沟5自然溢出,以免添水过多时浸溢颗粒代乳料;为了防止溢水打湿窝内垫草,在补水槽2底下设计隔断51,不让水流淌到产仔窝1打湿幼仔貂。
为适应整体结构,补料槽的长105mm,宽50mm,深度为25mm;补水槽的长105mm,最宽处75mm,最窄处35mm,深度为16mm;补水槽的顶部低于平台顶部8mm,泄水沟的深5mm;为了保持颗粒代乳料的干燥,补料槽与补水槽之间保持不小于30mm的距离。
通过制作改良的水貂产仔盘约300窝试验,对幼貂补饲效果良好,解决了幼貂开口早期补饲颗粒代乳料的问题,不增加其它设施,干净卫生、浪费性小。经过养殖户实际使用,实用性强,省工省时,对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推广先进的颗粒饲料养殖技术有积极推动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济泰饲料有限公司,未经临沂济泰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9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宠物犬窝
- 下一篇:一种利于母梅花鹿与小梅花鹿生长的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