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9817.1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5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敬;易富连;陈彭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7/00 | 分类号: | A62C37/00;A62C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造 智能化 防火 建筑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 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大 厦拔地而起,这些高层建筑的防火救灾是一个建筑领域较大的难题,特别 是对于城市的核心地带,以及带有重要的商业大厦中心,大厦本身的价值 无法估量,一旦发生火灾,其损失巨大,现有的消防设施均是被动性灭火, 其灭火效率低,功能单一。因此,发明人针对现有建筑结构作出了改进, 以现有的建筑为基础,作出智能化改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造的智能化 防火建筑结构,本建筑结构具有主动防卸火灾和节省水源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包 括建筑本体和设置于建筑本体顶部的加压水池,所述加压水池连接有主水 管,所述主水管连接有分别延伸至建筑本体的房间的智能灭水装置,所述 建筑本体构建有用于向加压水池供水的雨水回收系统,所述主水管的下端 与雨水回收系统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灭火装置烟雾传感器和与主水管回路连接的分流 管,所述分流管连接有若干个灭火喷头,所述灭火喷头连接有电磁阀,所 述烟雾传感器与电磁阀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呈连续Z形状并分布于房间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水管的下端与雨水回收系统之间连接有主动换水泵 或被动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回收系统包括回收水池、供水泵和设置于建筑本 体四周的雨水回收管,所述雨水回收管与回收水池相通,所述供水泵通过 管路将回收水池的水提升给加压水池。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回收管与回收水池之间设置有过滤池,所述过滤 池中的水通过管路进入回收水池。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水池中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雨 水回收系统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 构,包括建筑本体和设置于建筑本体顶部的加压水池,所述加压水池连接 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连接有分别延伸至建筑本体的房间的智能灭水装置, 所述建筑本体构建有用于向加压水池供水的雨水回收系统,所述主水管的 下端与雨水回收系统相通,本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在发生火情时,利用智 能灭火装置可以快速的影响的控制火情,而在平时,可以利用雨水回收系 统对雨水进行回收存储,从而达到节省水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建筑本体--1,加压水池--2,液位传感器--21,主水管--3,智能灭火装 置--4,烟雾传感器--41,分流管--42,灭火喷头--43,电磁阀--44,雨 水回收系统--5,回收水池--51,供水泵--52,雨水回收管--53,过滤池 --54,主动换水泵--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包括建筑本体1 和设置于建筑本体1顶部的加压水池2,所述加压水池2连接有主水管3, 所述主水管3连接有分别延伸至建筑本体1的房间的智能灭水装置,所述 建筑本体1构建有用于向加压水池2供水的雨水回收系统5,所述主水管3 的下端与雨水回收系统5相通,本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在发生火情时,利 用智能灭火装置4可以快速的影响的控制火情,而在平时,可以利用雨水 回收系统5对雨水进行回收存储,从而达到节省水源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9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划船训练模拟器用阻力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消防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