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铁路专用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0293.8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殷明顺;申涌;孙其泰;韩云耀;辛延良;刘明;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0 | 分类号: | H01B13/10;H01B1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铁路 专用 屏蔽 数字信号 电缆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高速铁路专用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专用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的内屏蔽生产工序是电缆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之一,分为铜带压纹、铜带变形纵包和定径成型、双层薄膜绕包、牵引、收线几个阶段,由于铜带厚度仅有0.1mm,直接纵包无法保证结构均匀、圆整,屏蔽线组弯曲性能差,铜带必须采用压轧菱形状凸点的方式,增加铜带的有效使用厚度,以提高铜带纵包后的机械性能。生产过程中,轧纹铜带纵包方法、屏蔽外薄膜绕包方式、牵引与收排线速度的控制方法、整条线的同步性和稳定性均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铜带轧纹
铜带轧纹是在压轧滚轴表面横向加工有齿高为0.5mm的锯齿状齿纹,通过调整两轴之间的间隙调整其轧纹厚度,轧纹厚度偏小,机械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轧纹厚度偏大,会使铜带受伤,在铜带厚度不均匀时,还可能会使铜带直接轧断,同时会导致纵包变形阻力大,易断带,无法正常生产。
2.屏蔽铜带纵包
由于轧纹后的铜带变硬、变厚,用普通纵包长模嘴模具变形纵包,无法保证屏蔽纵包质量的稳定,一般纵包长模嘴模具是用0.8mm厚的不锈钢板人工变形而成,加工精度低,过渡段、变形段、出口成型段模具尺寸在铜带行进的过程中极易变化,在生产过程中调整好后,有时使用不久就因为模具尺寸变化无法继续生产,表现为断带、变形阻力大等。
3.薄膜绕包
薄膜绕包是在屏蔽层圆整纵包成型后用两层0.05mm的OPP带重叠绕包在外面,以保持屏蔽纵包的稳定性和圆整性,提高屏蔽线组的弯曲性能。绕包方式采用双层半切线式绕包,放带张力靠机械摩擦片控制,绕包转速靠地轴与牵引变速箱连接,由牵引主电机联动控制,绕包转速的调节靠绕包头机械变速箱调节控制,调节反应不灵敏、迟缓,调节范围窄,由于张力不稳定,速度调节受限,导致生产效率低,绕包质量不稳定。
4.牵引
牵引是采用两个1000mm的牵引轮,一个主动轮,另一个被动轮,其中被动轮有分线槽,速度控制是靠与绕包头联动的滑差调速电机控制,速度控制不准确,范围受限,速度快时,绕包和牵引稳定性差,不能确保产品质量。
5.收排线
收线采用顶锥式收线架,收线电机采用力矩电机控制,排线采用光亮滑动排线杠控制排线节距,收线张力大小不易调节,收线速度和收线张力很难控制,排线节距不稳定,有时会产生压线、排线凹凸不平等现象。
6.产品质量
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内屏蔽线组,电气性能指标相对稳定,能够满足标准要求,但外观质量有时不圆整,线径不均匀,有时还会出现短段,间接产生浪费现象。
因此,采用目前的工艺方法无法满足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高速、稳定可靠的生产要求,对产品质量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铁路专用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制备装置,使高速铁路专用数字信号电缆内屏蔽工序整条生产线控制灵敏、速度快、效率高,生产工艺参数的设定方便、准确,产品质量可靠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速铁路专用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按照电缆生产工序依次包括:
铜带压纹装置,包括两个相向转动的压纹辊、速度补偿机构,压纹辊上均匀分布菱形状凸点;压纹辊由独立的变频电机驱动;速度补偿机构包括绕一轴线进行被动摆动的摆臂,该轴线与压纹辊的轴线平行;摆臂的端部设置有被压紧的铜带带动而自转的滚轮;滚轮位于铜带压纹装置的输出端,滚轮的位置低于压纹辊的位置;
铜带纵包变形装置,包括稳带轮、变形喇叭模、成型模、定径模;稳带轮位于铜带绕包变形装置的输入端;稳带轮后方设置变形喇叭模,变形喇叭模后方设置成型模,成型模后方设置定径模;
薄膜绕包装置,包括两台高速同心式绕包机;第一台绕包机设置在铜带纵包变形装置后方;第二台绕包机设置在第一台绕包机后方;
每台绕包机绕包机主体、驱动电机、绕包放带盘、绕包角度挡销、绕包角度调整器、调整器紧固螺母、包带管、储带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0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