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IM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0432.7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信为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m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IM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终端上都设置有SIM卡连接器,用于安装SIM卡。 连接器内设置了端子。
由于不同手机对SIM卡的尺寸不同,有些手机的连接器在插入 SIM卡之前,需要把SIM卡剪小;而有些手机的连接器需要安装较大 的SIM卡,此时,如果要继续使用剪小后的SIM卡,就需要把SIM 卡先装配到卡套里面,在插入连接器。
然而,有些用户在插入卡套时,忘记把SIM卡装配至卡套里, 这样,当用户想拔出空的卡套时,卡套中间的空隙会与连接器的端 子抵接,使端子的活动端勾住卡套中间的空隙从而阻碍卡套的拔出。 如果用户强行拔出卡套,则会损坏端子,造成手机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SIM卡连接器,所 述SIM卡连接器包括固定外壳和底座,所述固定外壳具有顶壁和侧 壁,所述底座上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底座包括容纳部和弹性 端子,所述端子位于所述容纳部对应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性端子具有接触部,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嵌入所述底座内 部,所述接触部高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活动端低于所述底座 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容纳部的一侧具有限制部和空隙,所述弹性 端子的活动端嵌入所述底座限制部插入至所述空隙中。
优选地,所述固定外壳的侧壁具有卡扣,所述卡扣从所述侧壁 往固定外壳的内部延伸,所述卡扣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端子呈倒“V”形状,所述接触部为倒“V” 形状的顶角。
优选地,所述弹性端子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端子形成两排。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容纳部为通孔。
优选地,所述限制部为底座塑胶成型而成,所述限制部的宽度 可以为0.1-0.5mm或者其他尺寸。
优选地,所述每根弹性端子设置有焊接脚,所述焊接脚与电路 板连接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SIM卡连接器, 即使用户在使用时误把空的卡套安装至连接器内部,由于端子上具 有活动端,该活动端比连接器底座的上表面低,而且当弹性端子受 到卡套的压力时可前后自由移动,因此在卡套拔出时也不会对拔出 过程造成阻碍或勾住卡套,更不会损坏端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SIM卡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SIM卡连接器的分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SIM卡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卡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SIM卡连接器1包括一个底座11和 一个固定外壳12。当固定外壳12安装在底座11上时,固定外壳12 和底座11之间的空间形成SIM卡以及卡套2(图4所示)的容卡空 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和固定外壳12的形状相同, 而且与SIM卡或SIM卡的卡套2形状相匹配,即去掉其中一个角的 长方形的形状。
结合图2所示,固定外壳12具有一个顶壁121和多个侧壁,侧 壁上具有多个卡扣122,该卡扣122从侧壁往固定外壳12的内部延 伸。固定外壳12的顶壁121用于固定SIM卡和卡套2,当固定外壳 12安装在底座11上时,卡扣122与底座11的下表面110b抵接,从 而使固定外壳12与底座11之间形成固定。
底座11具有上表面110a和下表面110b,且底座11上设置有容 纳部111和弹性端子112。其中,弹性端子112为多个,多个弹性端 子112形成两排。在本实施例中,容纳部111为一个通孔的形状, 使弹性端子112与SIM卡接触时能上下活动。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容纳部111位于底座11下表面110b的位置也可以是封闭形成。弹 性端子112由导电材料形成,且具有弹性,可发生弹性形变。此外, 弹性端子112位于上述容纳部111对应的位置,呈倒“V”的形状, 接触部1120为倒“V”形状的顶角,用于与SIM卡的电极接触。优 选地,弹性端子112为金属弹片。当然,弹性端子112也可以其他 弹性导电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信为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信为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0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稳定的90°直压式超六类插芯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