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书客两用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0978.2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0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冰 |
主分类号: | A47C17/52 | 分类号: | A47C17/52;A47C19/2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家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书客两用家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大多数家庭既需要客房,同时也都离不开书房,然而大多数城市家庭都没有同时拥有这两个空间的条件,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同时兼顾书房和客房的功能显得很有必要。
目前,市场上很多家具产品做了这样的尝试,但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并没有完美解决书房和客房的功能转换。最常见的有三种解决方法:
1、在书房里放置可以当床用的沙发。现在市场上可以当床用的沙发种类很多,在书房里放置这样的两用沙发的确可以将书房变成书房和客房的两用空间。但是大多数家庭书房面积都比较小,再放一张沙发当床用就显得比较局促。如果有来客时,打开的沙发床会使空间显得更加局促,此时书桌就显得多余了。
2、在客厅里放置可以当床用的沙发。如果家庭书房面积特别小就放置不下一张沙发床了,那么只有在客厅里放置沙发床平时当沙发用,来客时当床用,客人睡在客厅显然对客人和主人都不方便。
3、在书房里放置复合家具。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复合家具,上面是床,在床的下面有书桌学习区,比较好的解决了学生卧室和书房的问题,但是床在较高位置存在安全隐患。特别作为客房不经常使用时就更不合适,尤其是客人年龄较大时。
4、虽然后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翻板式隐藏床,但是现有的翻板式隐藏床都有一个隐藏柜子与墙壁固定一体,不能独立自持,一般都需要专业人士安装,也不能够进行移动,因此,不能在房间内搬动调整布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占用空间小、使用移动方便,并且能使书房和客房功能完美转换的书客两用家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书客两用家具,包括截面形状为L形的底座,底座的竖直边顶端设置有通过铰接轴B铰接的床体组件,床体组件的末端设置有可折叠的床腿,床体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靠在底座的竖直边一侧的L形构件,底座的末端设置有可折叠支腿,L形构件和可折叠支腿的上半段之间设置有由四连杆机构构成的桌面支撑组件,桌面支撑组件上安置有桌面。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靠在底座的竖直边一侧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顶端铰接在床体组件的底部。
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与底座一体成型的截面形状同样为L形的床体靠背组件,所述底座与床体靠背组件从截面上看形成两级台阶结构。
所述床体组件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能够向床体组件内侧折叠的侧挡板,所述床腿为铰接在床体组件末端的前部挡板,所述床体组件垂直折叠后,能够使左右两块侧挡板以及床体组件和前部挡板共同形成一个用于隐藏物品的柜体。
所述两块侧挡板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收纳杆。
所述床体组件上铺设有床垫,所述床体靠背组件上安置有靠背。
所述床体组件的末端铰接有翻板,所述床体组件垂直折叠后,能够使左右两块侧挡板以及床体组件和翻板共同形成一个用于隐藏物品的柜体。
所述缓冲机构为气压支撑杆。
所述可折叠支腿为两个U形构件相互铰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设置的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铰接在底座上的床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桌体组件,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将其进行移动随意调整室内布局,移动完成后通过底座的支撑作用不依靠任何墙壁或其他支撑物独立形成稳定的结构,有别于像隐藏式翻板床那样需要借助于墙壁来保证翻板时的稳定性,使用移动十分方便。
2、由于将书桌设计成位于底座上的可折叠的结构形式并且折叠后能够隐藏于床体组件下方,因此实现了床和书桌功能的完美转换,即当床用时看不到书桌的影子,当书桌用时也没有任何床的任何样子,可以在一个空间中实现书房和客房功能的完美转换。
3、由于床体组件折叠后,左右两块侧挡板以及床体组件等共同形成一个用于隐藏物品的柜体配合着可以将书桌隐藏于床体组件下方,因此在这个功能转换过程中,床上用品和书桌上的物品都可以保留在原处,不需要重新找地方收纳,就能实现客房和书房功能的完美转换,物品收纳极其方便,非常便捷省事。
4、只需要一张床的面积加上适当活动空间,最少4平米即可实现书房和客房的功能,占地面积十分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冰,未经王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0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悬架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