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及其控制器组件的一体化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1184.8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8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储建明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H02K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及其 控制器 组件 一体化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动器械 的电机及其控制器组件的一体化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器械(例如电动工具)的驱动电机及控 制器组件大多相隔很远设置,二者的散热方式通常是,驱动电 机利用电机轴上安装的风叶进行风冷却,效果较为理想,而控 制器组件则一般是通过表面设置的散热片单元进行自然冷却, 效果一般,工作时间长后,控制器组件发热严重,容易导致机 器工作不稳定,甚至造成机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同时保证电机及控制 器组件冷却效果,且结构紧凑,省能又省空间的一体化冷却结 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电机及其控制器组件的一体化冷却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 有电机室和控制器室,电机室内设置有电机,控制器室内设置有控制器 组件;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电机轴,定子固定安装在电机室的腔体内, 转子套装在电机轴上并置于定子的型腔内,电机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固 定在电机室内,电机轴上设置有风叶;控制器室的外壁上设有进风口, 控制器室与电机室内分别设有气流通道,并且控制器室与电机室之间设 有通风口,电机室的外壁上设有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组件表面设置有复数个散热片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面向或靠近散热片单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无刷电机,所述风叶为轴流式冷却风 叶。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设置为一个或二个。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室设置在电机室的前侧、后侧、左侧、右 侧、上侧、下侧中的任意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室由控制器室顶盖和控制器室底盖盖 合而成,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控制器室顶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室由电机室上盖和电机室下盖盖合而 成,所述定子布设在电机室上盖内上端,所述风叶布设在电机 室上盖内下端,所述电机室上盖内于转子和风叶之间设有挡风 圈,所述出风口开设在电机室上盖的下端周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室上盖和控制器室底盖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有复数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该一体化冷却结构将电机及控制器组件靠近在一起设 置,巧妙地利用了电机轴上风叶所产生的冷却流同时对控制器 组件和电机进行冷却散热,因而能双双保证电机及控制器组件 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机器的工作性能,并延长机器的使用寿 命。其次,风叶一物两用,可以避免另外再加装一个风扇装置对控制器 组件单独冷却而造成的浪费,从而实现了节能减耗之效果。再 者,电机与控制器组件临近设置,也使得机器结构紧凑,为节 省空间、缩小体积创造了便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及其控制器组件的一体化冷却结构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走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 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及其控制器组件的一体化冷 却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电机室2和控制器室3,电机室2 内设置有电机4,控制器室3内设置有控制器组件5。电机4包括定子 41、转子42和电机轴43,定子41固定安装在电机室2的腔体内,转 子42套装在电机轴43上并置于定子41的型腔内,电机轴43两端通过 轴承44安装固定在电机室2内,电机轴43上设置有风叶45。控制器室 3的外壁上设有复数个进风口31,控制器室3与电机室2内分别设有气 流通道,并且控制器室3与电机室2之间设有通风口6,电机室2的外 壁上设有复数个出风口21。当电机旋转工作时,外部空气在风叶45的 抽吸作用下由进风口31进入控制器室3,空气流流经控制器组件5迅速 将控制器组件5表面的热量带走,接着由通风口6进入电机室2内,然 后流入定子41的线圈槽及定、转子41、42的气隙内,最后由出风口21 排出,从而实现对控制器组件5和电机4的同时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储建明,未经储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1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式电池废料固液分离方法
- 下一篇:臂力升降弹跳健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