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平叉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1696.4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义骏越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平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平叉。
背景技术
后平叉是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基本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架杆以及一个设置在架杆之间的连杆构成。其通过架杆与连杆形成一H型结构,连接在车架与后轮轴,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但现有的后平叉架杆与连杆之间通常为锻造或者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其形成一个不可变的一体结构。
一般的,可以通过调整后平叉的长度来达到不同的车辆行驶性能。例如,使用长度较长的后平叉能够改变整车重心,提供更好的行车稳定性。而使用相对较短的后平叉能够实现较佳的转弯性能。
由此,在日常使用中,在发生车架长度变化或者载重变化等情况时,均需要对后平叉的长度进行调整来达至车辆性能的平衡点。但是,现有的后平叉为一体化结构,架杆的长度固定。若需进行长度调整需要用户自行对后平叉进行加工,非常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平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后平叉无法调整长度,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平叉,包括对称设置的后平叉架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对称设置的后平叉架杆之间,形成H形后平叉结构的后平叉连杆,其中,所述后平叉架杆还包括一调节片;
设置在与后平叉中轴轴孔相对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片相适配,用于容纳所述调节片的凹陷结构;
连接所述调节片与所述凹陷结构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改变所述调节片与凹陷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所述后平叉架杆的长度。
所述的后平叉,其中,所述调节片与凹陷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范围为4厘米。
所述的后平叉,其中,所述调节范围具体包括若干个预设的调节档位。
所述的后平叉,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具体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凹陷结构上的第一固定孔;对应设置在所述调节片上的若干第二固定孔以及若干固定螺栓;
所述固定螺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片与凹陷结构。
所述的后平叉,其中,所述调节片为菱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菱形结构的较长对角线的两端;
所述菱形结构中心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轮胎位置的通孔。
所述的后平叉,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孔至少包括两个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固定孔;
所述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连接设置在不同位置上的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以改变所述调节片与所述凹陷结构的相对位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平叉,通过设置调节片及相对应的容纳凹陷结构,可以改变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实现对后平叉架杆实际长度的调整(亦即后平叉长度)。上述结构设置能够方便用户依据实际情况对后平叉长度进行调整,而无需自行采用焊接或者切割等方式进行操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后平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后平叉的调节片及后平叉架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平叉。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后平叉。所述后平叉包括:对称设置的后平叉架杆100、设置在所述对称设置的后平叉架杆之间,形成H形后平叉结构的后平叉连杆200以及一调节片300。
如图2所示,所述后平叉架杆,与后平叉中轴轴孔相对的一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调节片相适配,用于容纳所述调节片的凹陷结构110。
所述调节片300与所述凹陷结构110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改变所述调节片与凹陷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整所述后平叉架杆的长度。
所述连接机构具体可以采用现有任何合适的,能够实现上述运动功能的机械连接机构,例如具有多个调节档位的螺纹连接结构等等。
亦即所述调节片与凹陷结构重叠程度较大时,所述后平叉架杆的长度将缩短,重叠程度较小时,后平叉架杆的长度将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义骏越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武义骏越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1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充电的折叠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自动加长式自行车挡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