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无极紫外耦合的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1857.X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2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超;徐苏;严滨;陈晓青;曾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无极 紫外 耦合 抗生素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微波无极紫外耦合的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抗生素广泛用于人类生活、家禽饲养及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防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与消费国,过量使用或滥用抗生素现象较为严重。长期过量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导致此类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持续不断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由于抗生素具有易生物富集及难生物降解等特点,即使在环境中的暴露浓度相对较低时,也会对人类和水生、陆生生物产生长期的潜在危害。特别是,长期暴露在抗生素环境中,会使细菌产生抗性,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最终影响人体健康。解决抗生素残留及其引发的细菌抗性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目前,抗生素废水的处理主要仍依托于常规水处理工艺,但是由于抗生素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采用常规生物技术降解难度大,处理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化学氧化法,例如臭氧氧化、高锰酸钾氧化、催化湿式氧化、Fenton试剂氧化、光催化氧化、H2O2/UV、O3/UV等,能够明显提高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效果,但是仍存在着成本较高、矿化度不高、降解产物的毒性存在争议、pH要求苛刻、量子效率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微波无极紫外耦合的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波无极紫外耦合的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抗生素废水处理时间长,降解不彻底,最终产物毒性大,能耗较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微波无极紫外耦合的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冷凝管、连通管、玻璃反应器、微波反应器和无极紫外灯;连通管的一端与冷凝管连接,另一端与玻璃反应器连接,无极紫外灯放入玻璃反应器中,玻璃反应器置于微波反应器的微波炉腔内。
进一步,无极紫外灯以悬浮的方式置于玻璃反应器中。
进一步,微波反应器的微波功率为200-800W。
进一步,无极紫外灯产生的无极紫外光波段为UV-C和真空紫外波段。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开发的微波/无极紫外耦合作用的新技术在抗生素废水处理中具有快速、高效、无选择性、pH适用范围宽、矿化度高、设备集成度高、能耗相对较低的特点。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抗生素物质具有较高的极性和一定的光敏感性,在微波/无极紫外耦合工艺中,抗生素分子会在微波场的作用下加速转动和摩擦,并接受短波长无极紫外光的高能辐照后断裂为小分子,并最终矿化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相较于其他工艺,通过微波和无极紫外光的协同作用,抗生素废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矿化效果,降解产物对环境毒害低。另一方面,微波/无极紫外耦合工艺中,无极紫外灯由微波场激发,减少了工艺的能量输入,且由于反应时间较短,有效地降低了能耗。
另外,和光催化氧化等其他化学氧化工艺相比,微波/无极紫外耦合工艺不需使用催化剂即可达到较高的降解效果,节省了催化剂的投入。而且,耦合工艺在一套装置里同时实现微波和紫外光辐照,工艺设备的集成度更高,有利于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在水产养殖废水、家禽养殖废水、污水处理厂废水、医院和药厂废水等主要抗生素污染源处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冷凝管1连通管2玻璃反应器3
微波反应器4微波炉腔5无极紫外灯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微波无极紫外耦合的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冷凝管1、连通管2、玻璃反应器3、微波反应器4和无极紫外灯6;连通管2的一端与冷凝管1连接,另一端与玻璃反应器3连接,无极紫外灯6放入玻璃反应器3中,玻璃反应器3置于微波反应器4的微波炉腔5内,实现了微波和紫外光在同一反应装置中一体辐照。
进一步,无极紫外灯6以悬浮的方式置于玻璃反应器3中。将无极紫外灯6直接悬浮于玻璃反应器3的反应液中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是紫外光近距离直接作用于反应液,紫外光衰减小,能量高;另一方面是紫外灯发光过程中需要散热,直接悬浮于反应液中可以利用反应液给紫外光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18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