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不断电快速安装的抱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2016.0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肖凯;陈永秋;黄杨珏;谢文平;李文胜;罗啸宇;聂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20 | 分类号: | E04H12/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不 断电 快速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抱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不断电快速安装的抱箍装置。
背景技术
配网线路属于输电线路的终端网络,数量繁多,每年运维工作量非常大。尤其在广东等沿海地区,配网线路还面临着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拉线已经被证明了是一种配网线路抵抗台风的有效方式,正常安装拉线过程需要进行断电,一方面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目前的拉线均通过线夹连接在电杆的抱箍上,常规的抱箍为通过螺栓紧固的两个半圆状的环铁,安装需要施工人员爬上杆稍部,然后才能进行安装,因此无法实现带电安装及拆卸,此外需要人爬杆,安装速度较慢,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不断电快速安装的抱箍装置,其能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被快速地安装于运行线路电杆上,提高拉线安装的工作效率,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不断电快速安装的抱箍装置,包括两个半圆构件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半圆构件1上设有一个挂耳6,所述的两个半圆构件1的一端通过插销2相连接,所述的插销2上设有适度拧紧弹簧3;一个所述的半圆构件1的另一端设有挂销4和滑动销5,另外一个所述的半圆构件1的另一端设有对应所述的挂销4和所述的滑动销5的两个卡槽;所述的挂销4靠近卡槽的一端上设有过渡节7,所述的过渡节7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的挂销4的销体的横截面尺寸。
两个半圆构件通过插销和适度拧紧弹簧的作用能够张合。挂销和滑动销均可绕其在半圆构件上的固定点转动。抱箍通过挂耳6和拉线进行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压紧弹簧,使得两个半圆构件张开并夹住电杆,然后在滑动销上系长绳并将滑动销固定在其对应的卡槽中,使得两个半圆构件之间保持一定的撑开距离。然后,用绝缘杆将抱箍沿着电杆向上滑动,直至抱箍到达安装位置的上方。用绳子拉动滑动销,使其离开卡槽,同时绳子脱离滑动销。在适度拧紧弹簧的合紧力的作用下,两个半圆构件合紧。挂销和过渡节随着半圆构件的合紧向斜上方移动,再在重力作用下向下作用,使挂销的销体滑入卡槽扣死,两个半圆环主体连接为一个整体。最后,将绝缘杆松开,令抱箍在重力作用向下滑动。由于电杆的端部直径大于梢部直径,抱箍滑动一段距离后即卡住,完成固定。可将抱箍固定在电杆上后,再进行拉线的安装,或可先将拉线固定在挂耳处,再将抱箍固定在电杆上。
在进行拆卸时,先用绝缘杆将抱箍推上一定距离,再用另一根杆将挂销推出。挂销推出后,使用绝缘杆将抱箍向下拉,即可将抱箍拉下电杆。
有益效果:本发明装置可以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实现抱箍在运行线路电杆上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尤其是在台风等工况下需要临时打拉线的场合,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安装和拆卸过程不需要施工人员爬上电杆,避免了可能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下文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半圆构件;2-插梢;3-适度拧紧弹簧;4-挂销;5-滑动销;6-挂耳;7-过渡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不断电快速安装的抱箍装置包括两个半圆构件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半圆构件1上设有一个挂耳6,所述的两个半圆构件1的一端通过插销2相连接,所述的插销2上设有适度拧紧弹簧3;一个所述的半圆构件1的另一端设有挂销4和滑动销5,另外一个所述的半圆构件1的另一端设有对应所述的挂销4和所述的滑动销5的两个卡槽;所述的挂销4靠近所述卡槽的一端上设有过渡节7,所述的过渡节7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的挂销4的销体的横截面尺寸。抱箍通过挂耳6和拉线进行连接。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2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PS接收机的矢量跟踪方法
- 下一篇:双向飞秒脉冲高精度测距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