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电能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2676.9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7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曾伟雄;胡侠初;陈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电能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电能表。
背景技术
目前,三相电能表的端子排体积较大,当客户要求电压和电流分开连接时,端子排需要占用表计壳体的很大部分空间来做电流与电压端子之间的连接和转换,尤其是对于压接端子型的电能表,电流和电压分开连接的难度更大,更难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端子排电压与电流可分开连接要求具的三相电能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电能表,包括三组电压端子、PCBA、四组压接端子和四个锰铜分流器,锰铜分流器的前端有两个插脚,每个锰铜分流器通过插脚分别与压接端子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后端分别通过电源线与所述PCBA焊接为一体,电压端子连接于PCBA上,PCBA通过铜箔线与每组电压端子连接。
所述压接端子为铜套,每组压接端子包括两个分别插接有所述锰铜分流器插脚的铜套,铜套的上侧有贯穿其厚度的沉头螺孔,通过相应的沉头螺钉将锰铜分流器的插脚紧固。
所述电压端子的每组均包括并排布置的左电压端子和右电压端子,它们的前端均有连接孔,通过连接片和紧固螺钉将左右电压端子连接为一体。
所述左电压端子和右电压端子的后端分别套接有开口朝上的U型连接座,U型连接座的封闭端下侧有与所述PCBA焊接为一体的支撑脚。
所述左电压端子和右电压端子的后端卡入U型连接座上端的开口中定位并与所述PCBA连为一体。
所述连接片的形状为L型,其底边开设有共中心线的圆孔和长圆孔,其折边位于长圆孔的外端,所述紧固螺钉分别从圆孔和长圆孔中穿过。
本实用新型通过锰铜分流器作为中间过渡件将压接端子和PCBA连接为一体,每组电压端子连接于PCBA上,PCBA通过铜箔线与每组电压端子相连。每组电压端子的两个端子之间通过连接片实现连接与断开,从而使端子排电流和电压的分开连接操作便利,使得端子排的体积较小,占用较小的表内空间,提高电能表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节省了用料成本和装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去掉上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去掉底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去掉端子排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种三相电能表,包括上盒1、端盖2、底盒3、PCBA4、端子排盖板5、压接端子6、锰铜分流器7、连接片8、左电压端子9、右电压端子10、U型连接座11。
压接端子6为铜套,有四组,每组包括两个铜套,锰铜分流器7有四个,每个锰铜分流器7包括的前端包括两个插脚71,每个插脚插入一个铜套中,铜套的上侧有贯穿其厚度的沉头螺孔,通过相应的沉头螺钉将锰铜分流器7的插脚紧固。锰铜分流器7的后端分别通过电源线与PCBA4焊接。
电压端子有三组,每组包括并排布置的左电压端子9和右电压端子10,左电压端子9和右电压端子10的前端均有连接孔,通过连接片8的形状为L型,其底边有共中心线的圆孔和长圆孔,其折边位于长圆孔的外端,通过连接片8及紧固螺钉将左、右两电压端子连接为一体。
左电压端子9和右电压端子10的后端套接有开口朝上的U型连接座11,U型连接座11的封闭端下侧有与PCBA4焊接为一体的支撑脚。左电压端子9和右电压端子10的后端卡入U型连接座11上端的开口中定位并与PCBA4连为一体。PCBA4再通过铜箔线与每组电压端子连接。
具体装配过程如下:先将各电压端子与PCBA装配好,将每组的左右两个电压端子连接为一体;将各压接端子装到底盒前端的相应位置,然后将各锰铜分流器与相应的压接端子装配好;将端子排盖板5盖上;再将锰铜分流器7上的电源线焊接到PCBA4上,将PCBA4通过铜箔线与各组电压端子相连,将PCBA与底盒转配好;最后盖上上盒和端盖。
本实用新型通过锰铜分流器作为中间过渡件将压接端子和PCBA连接为一体,每组电压端子连接于PCBA上,PCBA通过铜箔线与每组电压端子相连。每组电压端子的两个端子之间通过连接片实现连接与断开,从而使端子排电流和电压的分开连接操作便利,使得端子排的体积较小,占用较小的表内空间,提高电能表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节省了用料成本和装配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胜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威胜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26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