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3061.8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芳;杨永森;陈娟;罗鹏;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房间 缺损 封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卵圆孔未闭(PFO)。而卵圆孔未闭和房间隔缺损是左心房、右心房之间有未闭合的房间孔,导致血液可在两心房之间流动。故需要对其进行修补或封堵,目前国内有多家封堵器可对其进行治疗。这些封堵器由左右两个盘面组成,通过导管或导丝到达病灶区。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通过两个盘面的夹持力固定在缺损处,盘面是由金属丝制作而成,随着心脏跳动,会对病灶区产生一定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避免盘面边缘磨损人体的用于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解决了金属丝制作而成盘面会对病灶区产生一定磨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包括缸套,网体包括A盘和B盘,A盘的下面为B盘,A盘与其上面的缸套连接,B盘与其下面的螺纹缸套连接,A盘与B盘中填充有第一阻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盘与B盘的边缘均包覆有第二阻流膜。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阻流膜、第二阻流膜均通过缝合线固定在网体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阻流膜的密度小于第一阻流膜的密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A盘、B盘边缘包覆一层第二阻流膜,在植入人体后,避免盘面边缘磨损人体;
2.包覆在A盘、B盘边缘的阻流膜比网体内的阻流膜的密度小,更为轻薄,不会影响其输送性能;
3.缝合线丝径小,提高了输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盘4、B盘5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网体及其上阻流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网体1、缸套2、螺纹缸套3。网体1为镍钛合金丝编织、定型而成的网,缸套2由可植入人体的医用不锈钢制成,螺纹缸套由可植入人体的医用不锈钢制成。
如图2所示,网体1包括A盘4和B盘5,网体1的A盘4通过缸套2固定连接,A盘4的下面为B盘5,网体1的B盘5通过螺纹缸套3固定连接。在A盘4、B盘5中会填充第一阻流膜,A盘4与B盘5的边缘均包覆有第二阻流膜6(如图3所示),第二阻流膜6的密度小于第一阻流膜的密度。缝合线将阻流膜(即第一阻流膜、第二阻流膜6)固定在网体1上。其中,阻流膜由可植入人体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缝合线由可植入人体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推送杆由可直接接触人体的医用不锈钢制成。
螺纹缸套3的螺纹可以与推送杆连接,通过输送管输送到患者病变位置。
本实施例中,网体1由0.06-0.20mm的超弹记忆合金丝编织后热处理制成。缸套2、螺纹缸套3为医用级不锈钢S31723制成。阻流膜的材质为医用级PET膜或ePTFE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3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术后伤口辅助愈合装置
- 下一篇: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