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4057.3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099 | 分类号: | H03L7/099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庞聪雅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振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形振荡器。
【背景技术】
环形振荡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时钟电路中,例如锁相环电路。现有技术中, 在同一工艺下,三级反相器构成的环形振荡器具有最高的振荡频率。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由三级反相器构成的环形振荡器 的电路示意图。图1所示的环形振荡器包括PMOS晶体管MP1、MP2和MP3, NMOS晶体管MN1、MN2和MN3,其中,PMOS晶体管MP1的源极和衬体接 电源VIN,NMOS晶体管MN1的源极和衬体接地,PMOS晶体管MP1的漏极 接NMOS晶体管MN1的漏极,并连接到PMOS晶体管MP2和NMOS晶体管 MN2的栅极;PMOS晶体管MP2的源极和衬体接电源VIN,NMOS晶体管MN2 的源极和衬体接地,PMOS晶体管MP2的漏极接NMOS晶体管MN2的漏极, 并连接到PMOS晶体管MP3和NMOS晶体管MN3的栅极;PMOS晶体管MP3 的源极和衬体接电源VIN,NMOS晶体管MN3的源极和衬体接地,PMOS晶体 管MP3的漏极接NMOS晶体管MN3的漏极,并连接到PMOS晶体管MP1和 NMOS晶体管MN1的栅极。PMOS晶体管MP1和NMOS晶体管MN1构成反 相器;PMOS晶体管MP2和NMOS晶体管MN2构成反相器;PMOS晶体管 MP3和NMOS晶体管MN3构成反相器,三级反相器首尾相接构成环形振荡器。
由于较高的振荡频率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最高工作频率,从而提高运算速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路,以产生比传统三级反相器构成的环形振荡 器更高的振荡频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振荡器,其可以输出更高的振荡频率, 从而提高运算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形振荡器,其包括MOS管 MP1、MP2、MP3、MN1、MN2、MN3和同相器。其中,MOS管MP1的源极 和衬体与电源端相连,MOS管MN1的源极和衬体与接地端相连,MOS管MP1 的漏极与MOS管MN1的漏极相连;MOS管MP2的源极和衬体与电源端相连, MOS管MN2的源极和衬体与接地端相连,MOS管MP2的漏极和MOS管MN2 的漏极相连,MOS管MP2栅极和MOS管MN2的栅极相连,且MOS管MP2 的栅极与MOS管MP1的漏极和MOS管MN1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MOS 管MP3的源极和衬体与电源端相连,MOS管MN3的源极和衬体与接地端相连, MOS管MP3的漏极与MOS管MN3的漏极相连,MOS管MN3的栅极与MOS 管MP2的漏极和MOS管MN2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同相器的输入端与 MOS管MP3的漏极和MOS管MN3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相连,且该输入端 与MOS管MP1的栅极相连,同相器的输出端与MOS管MP3的栅极和MOS 管MN1的栅极相连,所述同相器基于其输入端接收到的输入信号,通过其输出 端输出与该输入信号同相的输出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同相器包括MOS管MN4和MP4,其中,MN4的漏极与电 源端相连,其衬体与接地端相连;MOS管MP4的漏极与接地端相连,其衬体与 电源端相连;MOS管MN4的栅极与MOS管MP4的栅极相连,且两者的连接 节点作为同相器的输入端;MOS管MN4的源极与MOS管MP4的源极相连, 且两者的连接节点作为同相器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MOS管MP1、MP2、MP3和MP4为PMOS晶体管;MOS管 MN1、MN2、MN3和MN4为NMOS晶体管。
进一步的,MOS管MP1的栅极提前一级连接到MOS管MN3的漏极,MP3 的栅极提前两级连接到同相器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振荡器产生的振荡频率为1.34GHZ左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三级反相器构成的环形振荡器的基 础上增加第四级电路,该第四级电路为同相器,并通过改变部分连接关系来减 小延迟时间,以输出更高的振荡频率,从而提高运算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 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 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4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导频引导式调频广播设备
- 下一篇:一种频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