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电主轴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4196.6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8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雷群;梁桂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B23Q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主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电主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主轴一般包括机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机体内的轴芯、用 于带动轴芯转动的驱动组件、穿接在轴芯内并可沿着轴芯轴向移动的 拉杆、活塞与拉杆连接的气缸;而所述拉杆上设置有弹性常开拉爪; 所述轴芯上设置有用于与弹性常开拉爪配合的锥形孔。在工作时,通 过利用驱动组件带动轴芯连同其内的拉杆以及弹性常开拉爪转动。其 中,所述弹性常开拉爪可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自动张开。而在使用时, 通过利用气缸带动拉杆进行往复运动,以装卸工件。具体的,当拉杆 带动弹性常开拉爪朝着锥形孔的外部移动时,弹性常开拉爪可在自身 弹力作用下自动张开,以方便于安装工件,而当拉杆带动弹性常开拉 爪朝着锥形孔的小端移动时,弹性常开拉爪在锥形孔锥面的挤压作用 下合拢,以夹紧工件。但在工件夹紧时,主要由操作人员观察弹性常 开拉爪上是否安装有工件,然后才控制气缸带动弹性常开拉爪朝着锥 形孔的小口端移动以夹紧工件,从而造成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 电主轴,其通过采用拉杆、活动杆、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 控制装置、第一检测元件、气缸的结合设计,在工件安装于弹性常开 拉爪时可自动实现工件的夹紧,因而,可减少人工的参与,以减轻操 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电主轴,包括机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机体内的轴芯、用 于带动轴芯转动的驱动组件、穿接在轴芯内并可沿着轴芯轴向移动的 拉杆、控制装置;所述轴芯的轴向与机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机体 的其中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检测元件,且机体的该端部形成为第一端 部;所述拉杆远离机体第一端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弹性 常开拉爪;所述轴芯远离机体第一端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弹性常开 拉爪配合的锥形孔,该锥形孔的直径从靠近机体第一端部的一端至另 一端逐渐增大;所述机体的第一端部上还安装有用于将拉杆往远离机 体第一端部的方向顶推的气缸,该气缸的活塞的移动方向与机体的长 度方向一致;所述拉杆与轴芯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 元件用于提供将拉杆往靠近机体第一端部方向顶推的弹性应力;所述 拉杆内穿接有一可沿着轴芯轴向移动的活动杆,该活动杆远离机体第 一端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弹性常开拉爪内的插装部,所述活动 杆与拉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用于提供将活动 杆往远离机体第一端部的方向顶推的弹性应力;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用 于在感应到活动杆到位时向控制装置发出检测信号;所述控制装置用 于在接收到第一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后控制气缸的活塞朝着远离锥 形孔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为接近开关。
所述轴芯设置有锥形孔的一端露出于机体外。
所述机体远离第一检测元件的一端设置有压盖部;所述轴芯与压 盖部之间形成有导流槽,该导流槽的开口位于轴芯的外侧壁与压盖部 的外侧壁之间。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机体内的定子、固定在轴芯上并与定子 配合的转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拉杆、活动杆、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 件、控制装置、第一检测元件、气缸的结合设计,在工件安装于弹性 常开拉爪后可自动实现工件的夹紧,从而可减少人工的参与,以减轻 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可避免弹性常开拉爪无工件时拉刀,可 有效保护弹性常开拉爪;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气缸、第一弹性 元件的结合设计,可利用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带动弹性常开拉爪复 位,从而可摒弃其他冗余的结构,使得电主轴运行更顺畅,并可减轻 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冲击,有助于提高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使用 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I处放大图;
其中,1、机体;11、第一检测元件;12、第二检测元件;13、 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压盖部;21、轴芯;22、锥形孔;23、 刀柄;24、驱动组件;31、拉杆;32、弹性常开拉爪;4、气缸;5、 第一弹性元件;6、活动杆;7、第二弹性元件;8、导流槽;9、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4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焊接叉产品位置度的加工刀具
- 下一篇:一种金属燃料挤压成型设备